基于共享汽车数据驱动的用户用车特征分析与预测建模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jtu_ke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汽车是共享经济模式在交通出行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实现绿色出行及共享出行的关键手段。共享汽车出行模式的应用可以减少私家车数量同时提升车辆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因此共享汽车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使用。共享汽车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共享汽车企业的推动,而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运营策略以提高共享汽车企业的利润,是保障共享汽车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阶段的共享汽车发展中,共享汽车运营商普遍面临盈利焦虑难题,即高投入和低回报之间的矛盾。盈利焦虑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运营商对用户的用车及出行行为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分析共享汽车用户的用车出行行为规律,建立用车行为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现有对共享汽车用户的研究主要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对用户的用车目的和用车需求量等进行分析。但是以共享汽车企业发展的角度研究公司利润与用户用车行为关系的文献却相对较少。共享汽车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用户的用车行为。因此,本文以提高共享汽车企业的利润为目标,通过对不同利润贡献用户的用车行为进行分析与类别预测,进而为公司制定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策略提供意见。为研究共享汽车用户对企业利润贡献与用车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基于共享汽车运营商收集的5202位用户产生的共计6万多条订单数据对用户的用车行为特征展开分析。首先,通过二阶聚类方法将所有新用户按用车总金额分为三类,分别是高利润贡献用户、中利润贡献用户和低利润贡献用户;然后,对用户开始用车后84天内的用车行为特征进行挖掘。本文建立了多项逻辑回归模型用于分析不同利润贡献用户的用车行为,得出共享汽车用户在用车时间、空间、车型偏好和时长里程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及不同类用户用车行为的差异;最后,本文利用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用户进行了分类预测建模。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本研究提出基于用车周期特征的用户分类预测思路。根据预测精度随观察期时长的变化曲线,确定使时间成本最小而预测精度较高的最优观察期时长值。本模型以多维数据变量作为输入变量,同时以此为基础通过最短的观察期来预测用户84天时间窗内的用户利润贡献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新用户前5周的数据就可以准确预测该新用户84天的类别,预测精度达到85%以上。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共享汽车公司的用户管理和公司盈利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有助于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投资银行美林表示,尽管电力和氧化铝短缺且政府试图遏制该领域的过度投资,中国2004年铝产量仍可能眺升19%至660万吨。在去年对中国逾100家铝冶炼厂进行调查后,美林得出结论称
目的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疗程、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复发情况。方法对有典型临床特征及真菌镜检阳性的30例患儿给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用,每日早、晚
进入21世纪初以来,绿色农业的发展从理论体系到具体的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发展经验,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该文围绕发展绿肥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rts)引起的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的生产。因此研究马铃薯抗晚疫病茵机制对于控制马铃薯病害尤为重要。本文从马
介绍青冈县水稻稻瘟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为当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为原料通过硫酸水解制得纳米纤维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NCC),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马尔文粒径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利
本文综合分析实验室建设的案例,设计出一套基于组态王和PLC的实验室通风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国产组态软件亚控科技的组态王和西门子PLC控制器,能够实时的监测实验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从1998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八个年头。总的看来,几年来的试点工作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滚动式前进的态势。其中,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
目的:观察芪萸止汗方治疗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汗症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萸止汗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玉屏风颗粒和生脉胶囊
通过对原公镇生猪产地检疫情况的调查,分析检疫特征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查找原因。介绍了当前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宣传、加强安全标识监管、加强动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