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中政会研究(1924—1937)

来源 :近代史研究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hcj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民党自1924年改组后,政党组织形态进一步发展,北伐后由议会制度下的政党一跃成为垄断政权的政党,成为具有全国性质的执政党。在面对“政党建设”与“国家建构”这一体两翼的问题时,中国国民党将“以党治国”这一理念,引入党政体制架构,逐渐建立起“党国体制”,以中政会作为“党与政府唯一之连锁”,转承之枢纽。1924年7月11日,一个原本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总章》上,没有相关设计的组织形式——中政会,因孙中山面对国民党内纷争不断、中央执行委员会决断力不强的状况,意欲加强集权,建立更为核心的决策机关而成立。由于中政会对“总理”直接负责,孙中山亲任主席,加之人员数量相对中央执行委员会更为精简,而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关。孙中山逝世后,中政会在党政体制巨大变动中,亦在政党体制和政治制度中不断演变。在政党体制中,中政会明确了其与中央执行委员会的隶属关系;在政治体制中,由中政会筹设成立国民政府,作为政治执行机关。至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修订《中国国民党总章》,首次以党的根本大法形式明确了中政会的性质、地位,中政会成为隶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下的常设机关。中国国民党进入训政后,作为“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党政唯一连锁”的中政会,在此时期职权不断扩充,讨论及议决事项以“建国纲领”、“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事大计”、“财政计划”、“国民政府委员,各院长、副院长及委员,各部长,各委员会委员长,各省政府主席及厅长,各特别市市长,驻外大使、特使、公使、及特任、特派官吏之人选”,几乎涵盖了施政的各个层面。正因中政会独特而显要的地位,不仅成为中国国民党中枢权力斗争的阵地,派系争斗的枪夺,亦为地方藉以分权的凭借。因此,无论是党统之争,法统之争,抑或是权位之争,均在中政会所体现的政治体制运行之中不断体现。更为重要的是,综观中政会的发展演变过程,无不渗透着中国国民党始终无法摆脱的党政军紧张。
其他文献
老年人在冬天常见的疾病及保健之道,在此时令很值得多留意一些。第一、循环系疾病:占所有冬天常见疾病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尤其又以动脉血管硬化症及高血压心脏病为主。先谈动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近代中国历史上“新兴商人派”(毛泽东语)的代表人物,穆藕初的实业振兴思想之形成与实践,彰示这位具有开拓者精神的爱国实业家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及社会改良
<正>一个在合资公司中被外方高管力荐成为一把手的物流老兵,如何在变幻莫测的中国市场始终坚守自己的方向与准则?在中外运敦豪工作14年,董事总经理吴东明早习惯了与时间赛跑
国际贸易往来,使得各国之间需要办理国际结算,所以每个国家的货币,都有一个汇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汇率的重要愈发明显,本文介绍了汇率的概念、标价方法和影响汇率的因素,
戴季陶担任考试院院长20年,对于建立国民政府的考铨制度提出了许多思想。本文选取其中几个富有特色的方面进行论述,或能给戴季陶研究提供一点新的信息。第一章介绍戴季陶筹备
这篇论文由“前言”和“正文”两部分构成。正文共分九章。 “前言”部分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不足,对论文所要阐述的问题作了交待,分析了论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热冲压成形工艺是汽车车身用零部件加工的先进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减轻车身重量,同时还可满足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需求。在分析了汽车车身轻量化及热冲压成形工艺的发展基础
1895年至1920年初,是中国思想文化从传统过渡到现代、承先启后的“转型时代”。其中,五四时期又是转型时代的高潮。从思想内容的变化上看,转型时代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在于价值
面对高职院校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的高危险、长时间和高成本,甚至还需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现状,在经过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的基础上,提出高职专业技能模拟训练系统最好用三维虚拟技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成功地塑造了于连这个人物。他的两段爱情经历贯穿于连人生奋斗的始终,因其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及令人扼腕的悲剧结局,成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