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中设计意识现代性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henke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研究中国现代建筑的起源情况,以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建筑设计中表达中国传统形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方式。认为"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包括现代性和民族性两方面。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意识与当时文化思想平行对应,沿"接着讲"与"照着讲"两种现代性道路发展。为便于分析诸建筑类型,建立了关于建筑的体-质-文的三层次叙述体系。"接着讲"的中国建筑现代性体现分析方法,分析传统建筑特征是设计基础。包括两个类型:中国传统宫殿形式现代化改造,以及适应现代结构、局部构件结合传统装饰纹样。这两类建筑以正面远观的方式观看。"照着讲"的中国建筑现代性体现模仿方法,包括西方折中风格建筑、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建筑,东西杂糅建筑等。移植西方折中风格建筑同时引入了适应高密度建设条件的近观城市设计思想;东西杂糅建筑说明从模仿到消化是一个过程,模仿是消化的前一阶段,是"照着讲"的阶段;消化是"接着讲"的阶段。借用熊梦飞的观点,对于现代进程中的后发国家,都是始于模仿,终于创造;一面模仿追赶,一面创造。不同现代性道路可在中西调和的文化观下,走向适合钢骨(筋)混凝土砖石(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形式,具有适合这种结构的比例和弱化的局部装饰,是适宜的中国现代建筑形式。论文后部分分析了新中国对民国时期形成的现代建筑形式的延续。建国后,解释建筑的语境发生根本变化,用阶级的、群众路线的观点和话语解释建筑。1955年后,在节约和反映民族形式的共同要求下,走向一种现代建筑设计原则,即不注重表面形式要素,而注重整体形式要素折射民族传统,强调形式表现新技术的真实性,考虑建筑形式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通过比较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建筑形式,认为尽管有解释语境的根本变化,新中国建筑形式延续了民国建筑形式。说明建筑形式的发展具有不随解释语境变化而变化的内在规律。论文最后指出中国建筑现代性的特点。中国现代建筑在模仿追赶西方中调整同现代生活和民族传统的关系,由此产生创新。中国建筑的现代性是具有民族特性的模仿追赶的现代性。
其他文献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比较严重,造成这种现状固然有施工质量差,后期养护不到位等原因。但温度作用下路面发生翘曲脱空现象,而路面结构设计并没有考虑翘曲脱空对荷载疲劳应
智能交通系统是当今道路交通向着更加安全、便捷、环境友好发展的主要方向。道路信息采集单元作为其中基础组成部分,有着重要意义。平均车速和车型就是其中两项主要参数。本文
检测和滤波是统计信号处理的两个基本内容。噪声中的信号检测是通信、雷达、声纳等应用领域中的经典问题,寻找一个合适的检测统计量是问题的关键,利用高阶统计量有助于提高信
电力体制改革是电力企业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规范电力主多关系,则是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电力多种经营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平稳过渡将直接影响电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文化语义与翻译,论文旨在探讨文化语义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文化语义的传达。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语义是词
国际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之热络,已成为金融市场最闪亮的交易标的。然金融衍生工具虽具有避险及价格发现的功能,但其具高度的财务杠杆作用,加上国际市场间存有高度的相关性(Corr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初步形成,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也变得日益严重。特别是轴载的加重和交通渠化使得车辙成为高速公路最主要的早期病害。车辙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严重损
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在不断增大,公路交通路网的完善更是首当其冲,从而出现了公路隧道修建的一个新“高”特点,交通路网的完善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延伸至自然条件恶劣、过
目的: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口.(TGF-β1)水平与心功能状态之间
在光纤传感技术中,基于多模干涉(MMI)原理的各种光纤传感器件,由于其设计灵活、灵敏度高、响应快、可适应许多恶劣测量环境以及具备巨大的研究空间等优势,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