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1分子在内皮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缺氧是血管新生最重要的诱导因素之一,而治疗性血管新生对于组织修复、缺血性疾病如冠心病及肢端缺血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缺血缺氧最重要的诱导因子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细胞中VEGF信号通路下游的研究已经比较清楚,但对直接与VEGF受体结合并作用的上游部分机制尚不清晰。进一步阐释VEGF信号通路对寻找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发现接头分子Grb2关联结合蛋白1(Gab1)在缺血缺氧和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下肢缺血实验中,VEGF表达显著上调,而内皮Gab1特异性敲除小鼠(EGKO)表现出明显的血管新生障碍: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分析以及下肢血管造影发现EGKO鼠的侧支循环恢复明显减慢。新生鼠视网膜血管是由低氧引起的VEGF诱导的,EGKO乳鼠的视网膜血管新生明显滞后于对照鼠。使用含有VEGF的Matrigel植入小鼠皮下,发现EGKO小鼠在胶中诱导出的血管数量远远少于对照鼠。在VEGF诱导的血管的出芽、分支和管状形成作用上,从EGKO小鼠中分离的血管以及内皮细胞都远远弱于对照鼠分离的血管和细胞。在Gab1缺失的血管和细胞中,经VEGF刺激后,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活性远远降低。通过免疫印迹等生化方法对信号通路进行分析,我们首次发现内皮细胞中经VEGF刺激引起的Gab1-shp2-PKA-eNOS的信号通路在对血管新生起着关键作用。这条信号通路在人源分离的原代内皮细胞中也同样成立。  种种迹象表明,Gab1分子在炎症反应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内皮-白细胞粘附实验中,敲除Gab1基因的内皮细胞对多种炎症因子如细菌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诱导的白细胞粘附反应减弱。但在体炎症实验——足垫肿胀模型中EGKO小鼠与对照鼠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别。ELISA检测敲除Gab1的内皮细胞在vWF释放量上与对照细胞没有明显差别。但反转录PCR(RT-PCR)实验表明,敲除Gab1基因的内皮细胞在多种粘附分子的表达上都有下降,如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用在体实验证明了Gab1分子在血管新生VEGF信号通路中的重要作用;对Gab1分子在炎症反应中的地位做了初步的探索。VEGF即将作为治疗性血管新生药物进入临床,本研究对VEGF信号通路机制的深入研究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为相关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由于高能物理实验的不断发展,对探测性能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探测器读出电子学道数越来越多,已突破100万计密集化的电子学通道(ASIC线路)的规模。同样在核物理应用中,闪烁体+光电
开关变换器以其高效率、通用性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朝着低功耗、小体积、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开关电源涉及开关控制、模拟IC和功率器件等课题,所以对开关电源的研究
继续医学教育始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等国,5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自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继续医学教育,但各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近年来,
Netrin-1是一个重要的神经导向因子。在神经发育中,它的作用是诱导轴突生长和转向。DSCAM(Down syndrome cell adhesion molecule,唐氏综合症细胞粘附分子)是netrin-1的受体之一,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F1花粉不育是籼粳杂种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针对籼粳杂种F1花粉不育做了系列工作,首先是花粉不育基
无线技术与温度传感器的结合,是近几年来温度传感系统新的发展趋势,主要为了解决由线缆带来的诸多问题,适应更多温度测量的应用场合。在研究了目前温度传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精
<正>趋势展望:产品服务将纵横深化发展,巨头将深化O2O生态布局,价值链环节不断深入,大数据价值将凸显。互联网的无孔不入,使得生活服务市场的特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生活
胰腺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对于生物体代谢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胰岛素囊泡在生成、转运、分泌和回收任意一个过程中发生异常,都会导致糖尿病的产生。因此,对
电磁超材料结构因其表现出传统材料难以实现的电磁特性,在现代通信电子技术领域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的理论与应用成果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各类分支,如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