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中生物粘泥的性质分析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L198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低石化企业生产用水和新鲜水消耗的关键在于减少循环冷却水系统新鲜水补充量,因此将达标排放的炼油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必然成为发展趋势。而炼油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时,系统中生物粘泥的控制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定时排水浓缩法,在模拟静态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培养生物粘泥。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初步探讨了生物粘泥的生长机理。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循环冷却水中的营养物质(BOD5、NH4+-N、TP)、矿物离子(Ca2+、Mg2+、Fe3+、Na+)、颗粒物(CaCO3)和悬浮细菌浓度对生物粘泥的化学组成及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PCR-DGGE分析方法考察了循环水中的营养水平对生物粘泥中优势菌种的影响。并根据前面实验结果,选择了两种杀菌剂,考察其对不同营养水平下生物粘泥的杀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碳源是影响生物粘泥的胞外聚合物EPS、脱氢酶活性、湿重的最主要因素。在[BOD5]=5mg/L、[NH4+-N]=10mg/L、[TP]=1mg/L时生物粘泥的EPS浓度、脱氢酶活性、湿重都最小,此配比最不利于生物粘泥的生长。(2)循环水中颗粒物和各种无机离子对生物粘泥的化学组成与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为控制生物粘泥的生长,需控制循环水中[CaCO3]≤50mg/L,[Ca2+]≤120mg·L-1,[Mg2+]为60mg/L-210mg/L,[Na+]≤70mg/L,[Fe3+]≤1mg/L。(3)在不同营养水平下,初始悬浮细菌数量对生物粘泥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应分别控制初始悬浮细菌数量以控制生物粘泥生长。贫营养下,初始悬浮细菌数量应控制在6×105个/mL左右;中营养下,初始悬浮细菌数量应控制在1×105个/mL-2.6×105个/mL之间;富营养下,初始悬浮细菌数量应控制在0.11×105个/mL-2.6×105个/mL之间。(4)在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水平下,生物粘泥中菌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各不相同。(5)在相同ClO2或季铵盐投加浓度下,都是营养水平越高,生物粘泥脱落率越大。ClO2浓度为2mg/L或季铵盐浓度为200mg/L时,杀菌剂用量与杀菌效果均最佳。在两种杀菌剂的常用浓度范围内,季铵盐的作用效果优于ClO2。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自称及其翻译策略。亲属称谓语的自称现象在汉语中比较常见,但其所受的关注度不高。借鉴前人亲属称谓语自称的研究,本文对亲属称谓语自称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是环氧化物开环聚合合成聚醚多元醇的高效催化剂,也是最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一类催化剂。目前,文献报道的DMC催化剂大多只适用于环氧丙烷(PO)的开环聚合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这与其严密的法制和较清明的吏治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中国古代贡举制度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贡举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关系到官员的质量,直
批评语言学的出现旨在通过对各种文本特别是大众文本的分析,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们的语言意识。从理论上讲,批评语言学主要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自从翻译理论之初,人们就围绕着翻译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延续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中国翻译理论起源于中国古典文论和中国古
近年来,美国翻译家韦努蒂的翻译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在传统翻译批评中提出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存异”,而不是“求同”,进一步提出了异化翻译的策略,从而使译
目的研究半边莲煎剂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肝癌H22荷瘤小鼠实体瘤模型,将24只小鼠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半边莲煎组和5-氟脲嘧啶组各8只。通过测定荷瘤小鼠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居家健康饮食行为改变对糖尿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即将出院前一周,动员其和家人(家庭烹饪者)亲自烹饪,进食家庭制作的膳食,医护人员
随着我国电信企业垄断经营局面被打破,电信竞争机制逐步建立,以及电信市场主体日渐多元化,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已经很难在性能、质量、价格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