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建设单位的视角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维护建设单位的直接利益,有助于控制项目总投资,提高工程质量。本文在对挣值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引入过程管理思想,结合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构建了分阶段的承包商成本控制优化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在详细阐释成本控制管理和过程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过程管理视角下的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理论框架。在建筑实践中,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市场主体包括项目业主、总承包人,分包人,监理人等,同时项目部管理团队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样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上述市场主体追求的市场目标迥异,道德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因此上述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成本控制水平评价是实现其成本控制目标的有效手段,从而可以分别从项目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等视角构建其对相关市场主体的成本控制模型。(2)构建了项目管理视角下分阶段成本控制水平评价及预测模型。在工程实践中存在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很多企业往往只进行事后控制,待工程项目将要完工时,才进行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分析,不能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纠偏;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建设单位虽然对项目的全过程实施了检测与控制,但由于成本考核指标不完善,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费用。因此,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业主对承包商的成本控制水平的评价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过程管理的视角下,通过构建业主对承包商的成本控制水平评价模型,阶段性地对成本实行控制。通过分阶段的过程成本控制,既解决了项目事后控制的弊端;又通过利用成本控制水平模型,达到对项目成本控制水平的准确定位。研究发现,从过程管理的视角分阶段的对承包商成本控制水平进行评价,可以有效的强化业主方的成本管理,同时促使承包商的成本管理得到逐步加强,进而减少工程项目的间接成本,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本模型在应用实践中,也证明了上述结论的合理性与模型的可操作性。上述模型为改进当前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之有效的实践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