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财政政策对解决根据地民生问题的贡献研究

来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fe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11月,刘志丹、吴岱峰、习仲勋等同志领导的西北红军成立了陕甘边军事委员会和陕甘边苏维埃政府。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甘宁地区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1937年9月,为了抗日的需要,中共中央根据国共两党的共同协议,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革命的中心地区和总后方。本文所研究的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以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为准。在中国共产党正式领导陕甘宁边区之前,陕甘宁地区曾是中国政治最为混乱、经济最为贫困、文化教育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民生问题,不仅阻碍边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影响边区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对此,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来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使得边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而且使得边区呈现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稳定局面,赢得了民心,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和学习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对当时民生问题的解决,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当今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目标提供借鉴。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点、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陕甘宁边区的地理和社会经济背景,以及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发展概况。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所存在的民生问题,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笔者从通货膨胀的物价问题、自然灾害与社会救助问题、医疗卫生问题以及文化教育与社会风气四部分着重地阐述陕甘宁边区当时存在的民生问题。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颁布的财政政策对改善根据地民生的历史贡献,这一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笔者从解决生存问题,加强社会保障,解决健康问题,发展教育与整治社会风气四个方面分析了陕甘宁边区运用一系列财政政策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陕甘宁边区运用财政政策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基本经验,同时将这五方面的经验与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认为这些经验对于当下我国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尽管有着不同的称呼,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的"正当行为"和英美法系国家刑法中的"抗辩事由"在认定犯罪构成和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这一重大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正当行为和抗辩事
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研究关注于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普遍忽视了农业分工问题。规模经济的本质在于分工与专业化,但在主流经济学文献中,纵向分工理论与横向分工理
在1350℃煅烧温度下,制备了纯硅酸二钙(β-C2S)矿物.结合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TG-DT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钠离子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血瘀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血瘀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等5组,每组10只,分别给生理盐水和低、中、高剂量的血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微处理器的主从式核物位监测系统的设计。简述了测量原理。从外部结构、硬件电路、通讯协议和软件编制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该系统目前在多个发电厂除尘系统得到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文提出了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利润的研究,科学地分析了影响利润的关键要素。
电费核算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各个部门的鼎力合作,还需要我们的员工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岗位职责。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只有摆着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高炉操作过程控制及专家系统开发历程,介绍了有关高炉相关专家系统基本状况及应用情况.
陕北公学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一所以培养革命民众干部为目标的学校,是抗日战争的产物。学校坚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办学方针,为抗日事业培育和输出了大批
革命导师列宁在长期领导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党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始终坚持从唯物史观出发,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群众观。这些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