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提高公司绩效是公司在其建立、经营、发展和壮大的进程中不断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下,如何让公司在经济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是值得我们深究的课题。一个成功的公司不仅要有良好的内部管理运作秩序,一个高速有效地应变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也是必须的。因此,围绕公司运营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一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协调公司主体内外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制度,也是对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必要安排。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部控制工具,它既是股东的代理人又是经理层的委托人,是公司结构中战略决策的控制核心。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董事会的独立性、专业性及其行为能力构成了制约经理层管理的重要机制,构建起公司内部管理结构的基本框架。董事会的意义在于协调外部市场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矛盾。因此,董事会的设立是否达到了监督效果、减少了股东与经理层的权益代理问题,即董事会特征对于公司绩效有无重大影响是本文研究关注的重点。对于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由于切入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数都仅仅针对董事会中某一具体方面展开研究,并不全面具体。而在实际运作中,董事会的诸多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不能独立成诸多方面来逐一分析,因为某一具体方面极有可能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实证中,将样本公司的数据综合起来,考虑相互之间的影响再逐一分析,应该是更有效率的研究。其次,本领域的现有研究多数选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年限为研究区间,没有考虑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股权分置改革是否对董事会治理产生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是否与之前有差异,都是有待本文考证和研究的。本文正是带着这些任务展开研究,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二、研究主要内容和意义本文选用沪深股市145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了某些数据不全的公司),选择2007-2009年为研究期间(我国于2005年4月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此次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数据更具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同时回顾相关理论,归纳出了本文研究的董事会三大特征,分别是独立性特征、专业性特征和行为特征。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和相关理论对问题的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为了应征假设,本文以公司绩效为被解释变量,以董事会特征为解释变量,设置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为控制变量,建立单变量回归模型来探讨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实证采用Eviews5软件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本文对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验证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系统地研究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为我国的管理机构在进行董事会制度改革时提供借鉴与参考。与此同时,研究的结论也是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轨经济体制国家董事会理论研究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具有二定的理论意义。三、主要创新点第一,本文选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数据作为样本对董事会特征的各个指标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与现有的研究有不同之处,这表明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本文也可作为对股权分置改革成果的验证,这是贡献之一。第二,虽然选取的指标多为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已经考虑到的,但是本文在评述董事会持股对影响公司绩效的模型中,创新采用董事会持股人数比来进行回归分析。因为笔者认为,董事会中每个董事对公司决策有相同的作用力度,之前的相关研究都选用的是持股数,模糊了董事的投票权,因此本文认为选择董事会持股人数比可以更精准地解释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四、主要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单变量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得到了如下的结果:在影响公司绩效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不成立;上市公司董事长与CEO两权分离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成立;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业绩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成立;上市公司委员会设立个数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不成立;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成立;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成立。为了验证模型对研究变量的解释力度,本文用总资产净利润率(ROA)代替净资产收益率(ROE)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模型采用多元回归,检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对于得到的回归结果,本文提出了强化董事会职能、明确独立董事权责利、执行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选择适当的董事会规模、重视专门委员会作用和减少过度的董事会会议的具体办法来优化董事会的特征,改进董事会结构,增强董事会执行效率进而达到提高公司绩效的目的。五、研究不足和后续展望1、研究局限(1)文章没有全面考虑外部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董事会治理角度来研究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没有全面考虑外部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可能会对研究结果有所影响。(2)公司业绩的衡量。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在稳健性检验时又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指标,这两个会计指标的有效性是本文的一个局限。因为会计指标会有一个“时滞”效应,它们只能用来评价公司的短期财务业绩,显示的是公司过去的绩效水平。与此同时,会计指标容易被某些差异因素扭曲,如系统性风险、临时不均衡效应、税收待遇、会计惯例等。(3)控制变量。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很多,除了本文所要研究的董事会结构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影响公司绩效,如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成长能力、上市时间、所处行业或地域特点等。本文没有考虑以上全部影响因素,只选取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4)董事会特征的衡量。因为本文实证研究的要求,必须采用精准的变量来进行回归,因此选择了董事会独立董事比例、两权分离状态、董事会规模、专门委员会设立个数、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成员持股人数比这六个可以数字量化的变量为董事会特征,虽然本文选用的特征变量是国内外实证研究反复考虑几个变量,但我们依旧不能将它们看做是全部特征,还有一部分是不可量化的指标,也应是其特征。除了定量的变量,还存在一些不易量化的定性特征。对于这些变量,本文并没有考虑到,这也是本文的局限。2、后续展望(1)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已经初步完成,但是,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存在的欠缺还需要时间来慢慢修善。因此,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研究缺乏足够的样本量和足够长的时间序列,以这种样本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2)本文全面探讨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未来可以探讨在不同行业背景下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两者是否具有相关性或相关程度如何,动态辨证地看待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其他文献
任务型教学模式作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由上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们经过大量研究与实践所提出的。此模式把语言运用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含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功能性特征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在某些情况下,功能性特征是难以避免的。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10年1月1
“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身材纤细,姿态轻盈柔美(袅袅:细长柔美的样子;婷婷:美好的样子)。语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遮遮掩掩衫儿窄,那些袅袅婷婷体态。”例如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表现,分析其诊断要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例肝结核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文献相结合对肝结核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