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主义与正义——评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伍德和胡萨米之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_belie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已经成为时代的大命题,成为社会主义的大命题。进入21世纪,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进一步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文明成果。而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伍德和胡萨米争论的焦点正是“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   伍德认为,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可以推出,正义是法权观念的抽象表现,正义依赖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合理的正义标准就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而胡萨米认为,马克思的道德社会学是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基础,胡萨米从马克思的道德社会学推出他的正义标准,从而得出无产阶级及其代言人或后资本主义者用无产阶级的正义标准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是合法的。对此,双方展开了争论。   阐述马克思关于权利与正义标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阐述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这一问题是双方争论的焦点和争论的进一步深化。伍德认为,依照马克思的正义标准,马克思否认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而胡萨米认为,马克思依据分配正义原则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义。因此,双方的争论进入了高潮阶段。   鉴于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出现大量对资本主义不满的话语,伍德认为,马克思确实谴责了资本主义,在伍德看来,马克思本人谴责资本主义的理由包含在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源、组织机能和未来预测的综合理论中。而胡萨米认为马克思是对资本主义作道德评价,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是诉诸伦理道德,并且他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两个阶级的本质理论。对此,双方又进行了一翻争论。   伍德和胡萨米之争具有独到之处,他们都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坚实的贡献,之所以如此,这与两位学者独到的见解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伍德和胡萨米之争的不足之处仍然不容忽视。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应该实现高层次的辩证综合。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对我国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将道德体验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理论,探究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思维,重新思考和探
学位
为有效打击愈发隐蔽的职务犯罪活动,我国在1988年确立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而后97刑法将其作为第395条第1款。虽然该罪自设立至今几经修改,其立法价值、犯罪构成要件、证明
延安时期的十三年(1935年-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发展成熟;新中国的雏形也在这里慢慢孕育。这一时期里,中国共产党
商业判断规则是起源于美国判例法的审判规则,保护董事基于合理信息(reasonable information)和合乎理性的判断(rationality)做出的商业决议免于承担责任,即使该决议为公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