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子单体接枝聚丙烯腈相变纤维的结构设计与控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e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由于其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体积变化小,在发生相转变时不出现液态,成为近年来相变材料的研究热点,是极有发展前景的相变材料。目前为止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法和物理法。以聚丙烯腈为基体,聚乙二醇为相变介质,通过不同方法(物理法和接枝法)制备出具有固-固相变行为的相变材料,既解决了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在相变时产生液相,材料变形大,使用受限制的问题,又赋予了聚丙烯腈具有相变的新功能,这对于环境保护,解决能源短缺和资源匮乏问题,从而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选用衣康酸作为第二单体与丙烯腈制备出具有活性点的高分子骨架,然后以PEG为工作物质,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出固-固相变材料。1)接枝法:以丙烯腈共聚物为大分子骨架,MDI为扩链剂,通过两步法将相变物质PEG接枝到共聚物主链上获得侧链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2)交联网络法:以丙烯腈共聚物为基体,利用衣康酸双端羧基活性,以MDI为交联剂,制备交联网络,再与聚乙二醇共混,获得出一种形态稳定的新型固-固相变材料。3)共混法:以聚丙烯腈为基体,聚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为相容剂,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出聚丙烯腈/聚乙二醇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并通过IR、DSC、TGA、XRD及POM等测试研究了所得产物的结构,相变性能、热稳定性、结晶性、结晶形态以及相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1)在接枝法中,红外测试表明聚乙二醇成功接枝到共聚物大分子上;获得具有一定相变的接枝型固-固相变材料,而且可通过调节PEG的接枝率以及分子量来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相变温度及相变焓的相变材料。而且通过化学接枝得到的相变材料其热稳定性要优于纯聚乙二醇相变材料。2)在交联网络法中,通过交联网络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交联网络复合相变材料,相变焓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具有良好的蓄热耐久性和热稳定性。3)P(AN-co-IA)对PAN/PEG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增容效果,共混材料的保温性能良好,具有较大的焓值,其相变温度和相变焓随着PEG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共混物呈现出“固-固”相变特性。在有限次的循环加热中,相变温度及相变焓无明显变化,表明材料的蓄热耐久性良好。
其他文献
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了卷封工艺过程,分析了滚轮曲线各段对二重卷边所起的作用,并对4种曲线的卷封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性能最优良的卷封曲线,并对其进行了优化,从而得到
1.1887年,著名的法国数学家贝特朗(J.Betrand)提出并解决了下述问题:“有甲、乙两个候选人参加竞选。假设投票结果是甲得n票,乙得m票,且n>m。按惯例,开票时选票是一张一张地
利用程序升温热解反应系统,研究了煤中不同形态汞的析出温度,通过积分各析出温度下汞的总析出量来分析各赋存形态的汞所占比例,同时研究了添加CaCl2后抑制煤热解过程中汞析出
目前,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是人类发展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寻找绿色清洁能源和发展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因其具有绿色、无二次
乳酸菌与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定植在肠道并发挥益生功能的关键。唾液乳杆菌FDB86能够在肠道中粘附和定植,但介导其粘附到肠上皮细胞的粘附素及其在肠道的受体仍未被揭示。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逐渐普遍化,各种应用软件以其快速便捷的优点深入到生活每一个角落。商品购物管理系统服务于随处可见的各种小中型商店,有着广泛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2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修订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研究了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海洋声速剖面聚类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使网络对奇异样本的适应性变强,有效地实现了声速剖面的优化聚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准
《晚清四十家诗钞》精加评点,分别涂径,以师友源澜为主,收录近代旧体诗人诗作,从编辑体例、选辑原则等方面表现桐城诗派的诗学观。辑者吴闿生继承桐城诗学并兼容当时各旧体诗
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今天“一带一路”走出去提供历史名片,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与他的著作《岛夷志略》不失为重要的历史宝库。汪大渊是现南昌市何处人士,至今未有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