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贸易顺差额持续增加。2009年我国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中美贸易顺差占我国贸易顺差的73%,中国正遭遇巨大贸易顺差的困扰,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贸易顺差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学者中,多数人认为中国巨额顺差是我国比较优势之过,而林毅夫却不这样认为,他指出中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不是引起顺差的主要因为,而是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没按其比较优势进行贸易。
本文将从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角度研究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因为,运用HOV模型,并采用里昂惕夫经典的投入产出方法,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分别对各产品部门进出口结构比重及其资本劳动含量比值进行排序并对比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运用里昂惕夫经典的投入产出法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对具体产品部门的相关研究,得出我国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贸易的。(2)在对各产品部门进出口结构比重及其资本劳动含量比值进行排序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出口结构比重皆排第一的产品部门属于“大进大出”产品,我国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处于价值链附加值极低的中间环节。
最后,总结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并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我国要素禀赋分类及存量进行深入研究,在要素禀赋分类中,对人力资本的提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