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机抗菌剂因其耐热性好、抗菌谱广、不产生耐药性、毒性低等优点已成为抗菌领域的研究热点。Ag离子杀灭和抑制病原体的能力最好,但其化学性质活泼,易变色或在紫外光催化条件下还原成黑色的单质银,不但影响了产品外在质量,而且影响了抗菌性能。铜氧化物的抗菌性仅次于银,但成本低,对人体毒性小。因此,铜氧化物与聚酯纤维复合后的抗菌材料已开始实际应用。氧化亚铜,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均有抗菌性,而且在纺丝的过程中二氧化钛可以改善原丝的性能,二氧化硅能使纤维有更好的可纺性和拉伸性能,含二氧化硅的丝的表面会出现凹槽,有利于染整工艺。所以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可制备出抗菌性良好,价格便宜的聚酯纤维,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首次用氧化亚铜跟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等复合制备无机抗菌剂,并以熔融共混的方式添加到聚酯(PET)中,制备复合抗菌材料。采用改性无机纳米粒子增强了无机粒子与PET的相容性,减小了无机粒子对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五水硫酸铜为铜源,在室温的条件下,制备氧化亚铜。在制备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锌制备了无机抗菌剂,利用FT-IR、SEM、XRD等手段表征氧化亚铜和纳米复合粒子的形貌和结构。在对无机粒子改性过程中,筛选出了合适的改性剂c。本实验还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及搅拌速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是改性剂用量为2%,高速机械搅拌下反应2h。2.按照GB/T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附录A粉末抗菌性能实验方法,研究了氧化亚铜和复合粒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此外,当氧化亚铜及复合粒子的浓度在10μg/ml时,氧化亚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抗菌性略优于复合粒子。3.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粒子改性聚酯的复合材料。通过偏光显微镜发现改性后的无机粒子在聚酯PET中的分散明显优于未改性的粒子。通过TGA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聚酯中添加的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等无机粒子阻碍了聚酯分子链的运动,提高了其热稳定性。通过DSC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对PET热性能的影响,在二次升温的过程中无机纳米粒子的加入,出现了熔融双峰,Nealy等人认为这跟PET聚酯中同时存在的两种晶体形态:伸直链晶体和折叠链晶体有关;加入不同量的无机粒子时,复合材料的Tm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