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互联系统防直流闭锁控制措施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张以特高压直流电网为核心、世界上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坚强智能交直流互联大电网。尽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支撑着我国电力能源安全高效运行,但是交直流互联电网具有复杂的耦合特性,如果不能及时切除交流故障,就可能使多回直流发生持续换相失败或相继换相失败,严重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导致直流闭锁等连锁事故发生,存在引发大面积停电的风险。对交流系统故障引发直流闭锁的抑制措施的研究是一项富有挑战和意义的课题。为此,本文以暂态能量函数法为基础,以电力系统快速暂态调控为手段,对抑制直流闭锁的交直流互联系统保护与控制协同策略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针对交直流互联系统暂态稳定性快速评估问题,构建了含高压直流系统的暂态能量函数,定义了暂态稳定裕度定量评定暂态稳定性。首先,本文结合传统经典模型和结构保留模型的特点,构建了能反应直流系统控制特性的暂态能量函数。该函数既能反映HVDC等元件的动态特性,也能简化网络模型提升计算速度。然后,基于BCU法快速求解系统临界能量,结合故障切除时暂态能量和暂态动能构建暂态稳定性定量评定指标,实现了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分级安全预警,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快速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仿真验证了暂态能量函数的有效性和暂态稳定性分级预警的合理性。针对现有直流闭锁判据不能自适应电力系统快速暂态响应及运行方式变化的问题,本文基于暂态稳定裕度提出了一种能抑制直流闭锁的交直流保护与控制协同策略。首先,以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提供的广域信息为基础,通过自记忆性灰色Verhulst模型对发电机暂态受扰轨迹在线预测,利用暂态稳定裕度对系统稳定性科学预警,为实现系统实时控制奠定基础。然后,基于暂态稳定裕度设计直流系统暂态稳定附加控制器,初步实现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在线调控,提升了系统暂态稳定性能。最后,将直流闭锁保护与交流线路保护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在线控制相结合,提出了防止直流闭锁的交直流保护与控制协同策略框架,对降低直流闭锁概率,减少直流系统对交流系统的功率冲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政府执行力这一概念于200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服务人民的需求,因此,我国各级机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各种新兴业务的崛起,用户对移动流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且可用频谱日渐稀缺,这对目前的通信网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小蜂
随着国内基建工程的迅猛发展,超高层和大型工程对结构配筋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筋密度越来越大,造成了许多施工不便和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专家对钢纤维混凝土梁进行了大量试验,但关于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剪研究较少,本文对16根钢纤维高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静载剪力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与低配箍率对高强钢筋混凝土 T梁抗剪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对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大量试验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和财富,是企业从无到有,乃至发展致胜的重要利器。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的关键性人才资源则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之泉、活力之源。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盘活现有人才、实施战略性人才规划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保证,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战略高度、使众人行且经验丰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的供给。一般来说,我们通常会把这群人统称为企业的“关键岗位人才/
微博网络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就是从庞大的微博网络中找出具有相同兴趣偏好或频繁交流的用户集合并对其进行合理地分群,以达到产品或者服务精准营销推送、商品精准推荐、舆情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早期诊断及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U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
线性电光效应广泛用于光通信、激光调Q、光偏转等领域,特别是在电场传感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光学电压传感器(OVS,Optical Voltage Sensor)是电网智能化发展需求之一。仿真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金融业,越来越多的面临着来自监管和市场等多方挑战的考验,而作为金融行业主要成员的商业银行,更是首当其冲。在这样的形势下,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信息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很多像蓝牙,WIFI等传统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不仅存在自身之间的电磁波频段重合,而且相互技术之间由于使用的电磁波段存在重叠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传输层单穴的端到端通信协议如TCP、UDP在传输性能、容错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输层多穴的端到端通信协议如基于SCTP的多路同时传输C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