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檀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属于茜草科(Rubiaceae Juss)乌檀属(Nauclea Linn),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以及中国南部的其他省份。乌檀常被用于治疗发烧、感冒、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肠炎、湿疹等疾病,据报道乌檀主要含有生物碱和萜类化合物。【研究目的】对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已经分离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及抗炎实验。【研究方法】用75%乙醇进行提取,通过硅胶柱层析、ODS、凝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红外、紫外、MS、NMR以及高分辨等方法与文献数据相结合对分离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定。并且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单体进行人肿瘤细胞系人结肠癌(LOVO),人类肺癌(A549)和人类肝癌(Hep G2)细胞毒性的筛选以及体外抗炎实验。【研究结果】对乌檀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一维、二维核磁图谱和理化性质等方法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17-oxo-19-(Z)-naucline(1)、10-hydroxyvincosamide(2)、vincosamide(3)、angustoline(4)、angustine(5)、nauclefine(6)、1,2,3,4-tetrahydro-1-oxo-β-carboline(7)、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8)、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9)、23-羟基-乌苏酸(10)、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11)、2β,3β,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12)、3-O-β-D-glucopyranosyl-23-hydroxyursolic acid(13)、柚皮苷(14)、山奈酚(15)、3β,19α,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16)、乌苏酸(17)、没食子酸(18)、3,4二羟基苯甲酸(19),胡萝卜苷(20)。对化合物1-7进行细胞毒活性及体外抗炎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7均表现弱的细胞毒活性,而化合物1、4、5、6、7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活性,化合物2和3表现出弱的抗炎活性。【研究结论】在乌檀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8-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化合物1、4、5、6、7均有明显的体外抗炎活性。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县域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县域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县
家电业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家电品牌有两百多个,1996年,我国家电企业出现了盲目建厂的现象,尤其是电视业,开始了第一轮的价格战,几乎所有
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可谓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基本一致,在内容上也有相当程度的重合,它们都是现代性的产物且都强调对民族文化的珍视。但文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试点至今,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民医疗负担得到减轻,卫生服务利用率得到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缓解,基层医疗机构得
张爱玲把中国古典“传奇”及西方“romance”的传统叙事要素与自己对现实人生和文学的独特理解统一起来,在“特异”与“本真”的整合建构中,形成了以新见异、因常见奇,在人生
目的通过了解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建立具有上海地区特色的老年性白内障DRGs病例分组,从而制定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发生额度的参考范围,为实现医
区域旅游文化生态位是从区域旅游文化角度出发,多因素、多角度予以评析,谋求整体旅游文化良性发展和总体水平的提高,实现区域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从概念上对旅游文化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上市公司质量逐步提高、股市的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A股市场已经成为全世界融资规模最大、上市公司行业分
<正> 发生学理论告诉我们,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必有其历史的渊源。据此,我们说:古汉语词类活用与原始汉语应该具有某种关系。关于原始汉语,由于时代久远、史料匮乏,所以,目前
针对目标域训练样本数量较少无法建立优质分类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在迁移框架下基于集成bagging算法的跨领域分类方法。引入源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筛选,对混合数据集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