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j1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梳理既有研究文献、总结相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廓清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深入分析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实践创新,正确认识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内涵与本质,准确把握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考察瑞典民主社会主义,旨在发现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认真学习和借鉴它的历史经验,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回顾和评述了民主社会主义、瑞典社民党及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充分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是客观评价瑞典模式的前提。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发展道路、发展模式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是其政治、经济、社会及外交等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和改革的过程。由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他们试图在不动摇现存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保护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改良,因而它们在理论上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误区。其次,总结了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模式创新,其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主张包括以下几点:在变革方式上,瑞典民主社会主义坚持改良主义;在指导思想上,它奉行多元主义;在经济战略上,它主张经济民主;在社会建设上,它推行社会民主。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以民主宪政制度保障不同力量的有序参与;在经济上,以混合经济模式推进多种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社会保障层面,以福利保障体系增强社会各界的和谐团结;在社会建设层面,以阶层合作共赢促进国家机器的协调运行。再次,分析了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以“自由、平等、公平、团结、互助和和平”为基本价值原则,将“多元民主”视为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途径。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一直在自我修正,但在发展之中离社会主义越来越远,成为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不同的一种“永恒的修正主义”。从本质上来说,瑞典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潮,它与科学社会主义完全不同,是为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来说,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和实用主义的方法论,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功能存在天渊之别。最后,反思和借鉴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尽管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本质区别,但是,它在“反思资本主义的困境,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预设社会主义的未来”的过程之中,提出了许多极富建设性的思想和政策,创造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经验和措施,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和思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以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为指导,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公众参与为行为准则,分析了目前公共战略决策制定过程中较少考虑环境影响的现状,提出了协调环境与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对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理解的一种通称。然而,自卢卡奇以来,人们就将“自然辩证法”理解为一种寻求抽象自然界辩证规律的学说并予以批判。人们通常认为:在马克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经机械脱水后含水率仍有80%左右,无法满足污泥后续处置的要求,含水率过高已成为污泥处置的瓶颈。热水解是一种有效的污泥预处理技术,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城市化程度越高,可供人们户外日常活动的场地就越来越少。以运动为主的公园的出现适合了现代
科技英语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在形式、词汇和语言等规则上有自己的特点,而名词化结构在科技英语中的频繁应用被认为是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对名词化结构的理解和合理使
以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为参照标准,环境心理学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得以兴起。随着环境问题的升温,环境心理学也成为21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较有突破的一个学
<正>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在伊拉克遭武 装分子挟持的8名中国人质平安获释, 这是中国政府领导人熟练运用公共关系 理论及艺术,有效化解国际公关危机的 经典案例,值得公关业内人
<正>根据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这里明确提出了恶意透支必须具有
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法治是推进依法行政、发展市场经济、确保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是完善政府治理
将卡西尔的文化哲学称为是文化形而上学,这里的形而上学不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是表征着对超越性、创造性的人之为人的道理的自觉寻求的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