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才子佳人”叙事模式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近代及现当代文学史中,这一模式经历了一系列流变。论文主要采取分析归纳法和人物形象比较法,结合不同时期小说文本的社会文化背景,归纳并梳理了“才子佳人”叙事模式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语境下的流变过程,同时,以文本分析为主,重点阐述20世纪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以此归纳20世纪“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特点和价值。
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以时间为经,着重论述“才子佳人”叙事模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流变过程。分三个主要阶段,即儒家文化规约时期、现代文学时期、当代文学时期,纵向梳理了“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流变历史,论文认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之下,“才子佳人”叙事模式无论是在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在故事叙述上,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自我更新、吐故纳新中保持持久的艺术魅力。
第二章以20世纪中国小说文本为支撑,深入探寻“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文本起源。论文认为这一模式得以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始终有一席之地,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学具有宣泄功能,“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迎合了不同历史时期大众的白日梦;另一方面,文学具有娱乐功能,“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趣味性、娱乐性,引起了大众的消费欲望,满足了大众的休闲需求。
第三章则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化语境下的“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得出20世纪“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张扬人性,革命宣传,大团圆结局。
对20世纪“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研究,具有整理文学母题的意义,不仅厘清了这一模式的起源,而且分析、展现了这一模式在20世纪中国小说文本中的演变和发展。此外,“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娱乐功能,在当前大众文化主导下的消费主义时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随着文艺载体的多样化,电视剧、电影、网络游戏等对大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将“才子佳人”叙事模式更好地糅合到各种文艺载体中,已成为大众文化面临的一个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