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口译中译员的显身意识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译员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译员的角色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口译活动中的“传声筒”等“隐身”形象。此类超然、不介入的“隐身”形象不仅体现于国际各类口笔译职业协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中(AUSIT 9),也根植于人们对译员所持有的传统观念与固有印象之中。然而,随着口译理论的研究重点由信息处理逐渐向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扩展,越来越多的口译研究者开始关注译员的角色,研究译员的“隐身性”与“显身性”,以证明译员的显身意识对口译活动的重要影响。安吉莱莉记录并分析了大量医疗口译实例,调查采访口译员对自身角色的认知,质疑了译者的“隐身性”。她认为,译者显身性意味着,译者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对讲话信息的“解码”与“编码”,其强度由“语篇所有”所决定(Angelelli, Medical Interpreting 67,77)。作为中国首位研究译者显身性的学者,任文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了译者的显身性,并结合具体口译实例论证了这一理论的现实性。本实践报告基于作者参加的一次医疗口译实践,即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口译项目。报告从译员显身意识的角度,对项目中的具体实例加以分析,展示医疗口译员作为权力角色的显身性,并以此角度归纳总结医疗口译的翻译策略。报告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为口译任务概述,主要介绍口译任务的背景、项目主办方与项目协办方,以及口译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医疗口译员显身意识研究的文献综述,包括作为社区口译分支的医疗口译的概况与发展,以及从“语篇所有”视角看译员的显身意识和医疗口译员的角色。第三章为口译项目过程描述,首先将项目实例分为译员显身意识的三类表现,即“信息的把关人、共同的谈话者,以及交际过程的协调者”(Ren, "Liaison Interpreters" 125),并对此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进而从译员显身意识角度归纳总结医疗口译的翻译策略,使医疗口译员更好地掌控交流过程。同时,分析译员显身意识的滥用可能造成的后果,理性看待医疗口译员的显身性。第四章为口译项目反馈及自我评估,希望通过反思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医疗口译活动提供相应参考。在结论部分,作者基于前四章的讨论内容,对显身意识的应用和医疗口译员的语篇所有加以总结,使译员的显身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其他文献
我国的佛经翻译历时千年之久,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对汉语的词汇的影响尤甚。佛经翻译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义、词音和词形三个方面,在词义上它丰富了
利用物理学、分子热力学、表面物理化学理论分析了电磁场影响煤层甲烷吸附的机理,为电磁场提高煤层甲烷抽放率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机理主要包括热效应及微观上
已有研究表明集群企业间合作对集群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缺乏对集群品牌建设中企业合作行为的内在决策机理的深入剖析。本文通过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了集群品牌建设
如何提高日语专业的学生的日语语言交际能力,减少"文化摩擦"引起的矛盾,促进中、日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和友好交流是从事日语教育的教师们的永恒课题。本文主要从教学中文化意
对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PPD)发生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诱发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但阈浓度尚未见研究报道。15例对PPD敏感的患者参与本研究。在患者上背部应用从1到10000的8种浓
[目的]探讨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二类疫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xcel2003和SPSS11.5软件,对河南油田990名2~3周岁儿童的二类疫苗接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评
目的:研究脑损伤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1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并发抑郁的发病率、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脑卒中患者脑损伤部位相关性
本文主要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冗余信息说出发,进一步结合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考英语题,通过对完型填空测试设计的综合分析,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测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