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亟需修正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作为情感教学的重要渠道,必须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促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精华内化于心。与此同时,处于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借助新型媒体的力量能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成果,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方式。全文第一部分主要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的概念定义,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角度切入,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的必要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情感教学契合的现实可能、抢抓时代机遇的现实必要、应对时代挑战的现实必需、因势而动的现实必然四个方面系统展开分析;第三部分着重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开展了主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的社会实践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教学主、客体和教学媒介等方面凸显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等;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的策略与实施,针对实践调查呈现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设计的五大策略,分别是:紧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教学目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借助社交网络媒体丰富情感教学、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教学。在教学实施中模拟课堂教学陈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中情感诱发、情感陶冶、情感激励、情感调控四个实施阶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的探究旨在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理论基础。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前进的催化剂之一,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情感教学发展的一大时代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分支,其学科教学方式需要随着时代特色作出相应的丰富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