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与澳新美同盟研究(1951-1986)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shuo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极争霸的局面逐渐形成。鉴于当时的国际局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享受不到英国的保护,担心本国的国家安全,于是把目标转向了实力强大的美国,寻求美国的庇护。美国也想构筑起太平洋地区的防务体系来对抗苏联和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展,在1951年9月1日,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和美国在旧金山签署了《澳新美同盟条约》,这标志着澳新美同盟正式形成。在50年代初的几年时间里新西兰与该同盟成员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呈现出升温的趋势。但在50年代中期以后,新西兰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出现了政策上的分歧和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产生了隔阂和摩擦,接下来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在60年代中期以后缓和了与美澳的关系。直到80年代美苏核力量的发展对世界构成了威胁,国际反核呼声逐渐增强,新西兰考虑当时的国际形势并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在80年代退出了澳新美同盟。而新西兰从加入到退出该同盟期间其外交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国内外研究现状、原始档案文献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了澳新美同盟的形成过程以及论述了50年代-80年代新西兰与其盟友的关系演变。新西兰与美澳的关系经历了升温、出现隔阂以及缓和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西兰退出澳新美同盟的过程,并分析了退出的原因和对新西兰的影响。本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阐明了新西兰与澳新美同盟分裂的过程,以新西兰拒绝美国核战舰进入其港口为导火线,引发了美新对峙直到美国宣布暂停与新西兰的防务合作,至此新西兰退出该同盟。第二小节从核武器对新西兰的威胁、工党的上台和国内舆论三个角度分析了新西兰退出同盟的原因。第三小节主要研究退出该同盟对新西兰本国造成的重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了新西兰在澳新美同盟期间外交政策的变化,划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新西兰“双重依赖”的外交政策,其次是在与澳新美同盟发展过程中依旧“跟随英国”的外交政策,最后外交政策呈现出“走向独立”的特点,并对其具体原因做了探究和归纳。结语部分主要对澳新美同盟的特殊性、新西兰在该同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新西兰外交政策的变化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同时指出在冷战时期任何国家要想谋求发展,都会以寻求与其他国家的结盟为主要手段,但像新西兰这样的偏远小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能一味的依赖大国,更应该重视完善自身外交政策和加强国防建设等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sLOX-1)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血小板的聚集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着关键作用,尽管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仍有患者反复复发缺血性脑卒中。随着对遗传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阿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缅希科夫(1926-2005),汉语名为孟列夫,主要研究敦煌学和从事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他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长达40多
疾病,一直是人类进化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头号对手,在进化的过程中,死于疾病的人数,比死于其它所有原因人数之和还要更多。为了应对疾病威胁,在漫长的岁月中
胡琴家族成员繁多,其中,二胡与坠琴是非常有特色的两种胡琴。二胡作为现今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乐器之一,它音色优美,声入人心,不仅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深受老百姓热爱,并且也
由成都天智影院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委托方,笔者与另一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本次翻译项目。《导演人生》作为企业家传记,在传达真实信息的同时,也具有“艺术性”。从纽马克的文本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在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至手术的等待期内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
我国是典型的灾害大国,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地震灾害尤为严重。新世纪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多次强震、大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
目的:通过设计细胞学实验意图丰富硫酸钙(calcium sulfate,CS)促进骨形成能力的细胞分子水平证据,初步探讨硫酸钙对成骨样MG63细胞增殖情况和对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
自美苏冷战以来,双方在各领域展开全面对抗。美国对苏联采取了全面的遏制政策,对外援助作为美国经济外交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对苏遏制的重要手段。肯尼迪执政时期,《1961对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