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极争霸的局面逐渐形成。鉴于当时的国际局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享受不到英国的保护,担心本国的国家安全,于是把目标转向了实力强大的美国,寻求美国的庇护。美国也想构筑起太平洋地区的防务体系来对抗苏联和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展,在1951年9月1日,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和美国在旧金山签署了《澳新美同盟条约》,这标志着澳新美同盟正式形成。在50年代初的几年时间里新西兰与该同盟成员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呈现出升温的趋势。但在50年代中期以后,新西兰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出现了政策上的分歧和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产生了隔阂和摩擦,接下来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在60年代中期以后缓和了与美澳的关系。直到80年代美苏核力量的发展对世界构成了威胁,国际反核呼声逐渐增强,新西兰考虑当时的国际形势并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在80年代退出了澳新美同盟。而新西兰从加入到退出该同盟期间其外交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国内外研究现状、原始档案文献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了澳新美同盟的形成过程以及论述了50年代-80年代新西兰与其盟友的关系演变。新西兰与美澳的关系经历了升温、出现隔阂以及缓和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西兰退出澳新美同盟的过程,并分析了退出的原因和对新西兰的影响。本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阐明了新西兰与澳新美同盟分裂的过程,以新西兰拒绝美国核战舰进入其港口为导火线,引发了美新对峙直到美国宣布暂停与新西兰的防务合作,至此新西兰退出该同盟。第二小节从核武器对新西兰的威胁、工党的上台和国内舆论三个角度分析了新西兰退出同盟的原因。第三小节主要研究退出该同盟对新西兰本国造成的重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了新西兰在澳新美同盟期间外交政策的变化,划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新西兰“双重依赖”的外交政策,其次是在与澳新美同盟发展过程中依旧“跟随英国”的外交政策,最后外交政策呈现出“走向独立”的特点,并对其具体原因做了探究和归纳。结语部分主要对澳新美同盟的特殊性、新西兰在该同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新西兰外交政策的变化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同时指出在冷战时期任何国家要想谋求发展,都会以寻求与其他国家的结盟为主要手段,但像新西兰这样的偏远小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能一味的依赖大国,更应该重视完善自身外交政策和加强国防建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