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钢铁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帮助钢铁行业减轻资金压力的同时,优化了钢铁供应链的运营效率,降低了钢铁供应链的运营成本;银行通过供应链管理公司将贷款和贷款公司的业务结合起来,一方面降低了贷款的坏账率又扩大了服务的范围,另一方面,大量票据的使用帮助银行提高了盈利能力;部分供应链管理公司也依靠钢铁供应链金融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喜中有忧的是:钢铁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日益扩大的风险阻碍了这一业务模式的发展,其中的信用风险更是难以判断,例如:哪些企业可以给予应收帐款和预付帐款?这一类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所以,建立钢铁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减少信用风险就尤为重要。 首先,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钢铁行业的现状,提炼出了钢铁供应链金融模式,总结了金融模式中的风险。其次,文章着重分析了钢铁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参考前人研究,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风险度量模型,用A公司的数据验证了新建立的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文章从供应链管理公司和宏观层面提出了钢铁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希望本文可以对我国钢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