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悲歌——论《崩溃》中的本土写作与文化反思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作家齐诺瓦·阿切比作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随笔作家、纽约巴德学院英语文学教授而闻名于世。20世纪50年代,阿切比是尼日利亚土著口头文学运动创始人之一,他的很多小说都论及了后殖民时期尼日利亚仍然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作为对某些小说如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的回应,1959年阿切比发表了小说《崩溃》,对该类欧洲小说把非洲描写成野蛮原始的、没有文化的非洲进行逆写。阿切比把写作视为一种自我界定的方式,通过本土写作,反思性地寻求个人、民族和文化的属性。他以一名非洲本土作家的身份发言,力图传达出一直未曾被充分表述的、被遗忘、被忽视的非洲的声音。 本文以《崩溃》中伊博人的礼俗、信仰、价值观为核心,并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力图客观重建物质非洲与精神非洲的原貌,以期从整体上呈现阿切比笔下的非洲本土人文风貌。同时,本文通过分析伊博文化的崩溃过程来分析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伊博文化失去了什么及其崩溃的真实原因。作为一名用英语讲述非洲故事的作家,本文试图深入分析阿切比在《崩溃》中是如何使英语成为他重述非洲或者说“逆写帝国”的一个重要写作策略。他不仅在政治层面上以英语面对欧洲发言,讲述一个真正的非洲故事,更重要的是他如何用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来言说非洲体验,使英语承担起从未有过的词汇学与语义学的重担。最后,本文指出作者反对帝国主义时的本土主义立场以及呼吁“二度来生”的历史观的深层意义。
其他文献
晚清,粤西词及词学的发展达到了粤西文学史上的最高峰。这一时期词人云集、大家辈出,在创作和词学理论方面均取得了杰出成就。目前学界对粤西词的研究已有一些可喜成果,如对
学位
本文以实际可考的古今公文文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抽象和对比的研究方法,从宏观角度对公文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进行描写和解释。公文作为管理国家、处理政务的辅助工具包括诸多
《玄怪录》、《续玄怪录》作为唐代小说集的代表,值得我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篇目及版本的考订,对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关注较少。本文从文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