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脑挫裂伤伤灶中的凝血酶对脑水肿的影响 背景和目的:以往的研究发现脑内血肿中凝血酶可导致血肿周围的脑水肿,但是这些研究均局限于在自发性脑内血肿模型上。本部分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脑挫裂伤组织中凝血酶对周围脑水肿的影响。 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1)单纯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组,为对照组:(2)脑外伤后加注凝血酶(Thrombin,T)组;(3)脑外伤后加注全血(Whole Blood,WB)组;(4)脑外伤后加注生理盐水(Saline,S)组。各组又按其存活时间分为注入后1、3、5天三个亚组,分别于注入后24h、72h、120h处死,取挫裂伤区脑组织测其含水量及钠、钾、钙含量。 结果:脑外伤后第1天,T组与WB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脑外伤后第3、5天,WB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而T组与TBI组、S组无显著性差异。T组在伤后第1天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最高,且与WB组无显著性差异,在第3、5天逐渐下降;WB组在伤后第3天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最高。脑组织中钾、钙含量的变化在各组中无明显规律。 结论:脑挫裂伤伤灶中的凝血酶可加重伤灶周围的脑水肿,第1天为水肿的最高峰,第3天仍可见水肿,第5天水肿明显消退。脑挫裂伤伤灶中的全血可加重伤灶周围的脑水肿,第1、3、5天均有脑含水量的增高,而第3天为水肿的最高峰。脑挫裂伤伤灶中的全血和凝血酶在注入后的第1天均可导致脑水肿,且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全血在注入后的第1天所致的脑水肿与血肿中的凝血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