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S技术是研究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研究应用中却相对薄弱。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山系,大熊猫现有分布区的南缘,生境脆弱,易受威胁,状况也鲜为人知,基于3S技术的评价则尚属空白。鉴于此,本研究应用LANDSAT-8/OLI和SRTM-DEM遥感图像,结合地面考察,对保护区内可能影响生境适宜性的因素进行了分层处理,选定了7个基础评价因子,界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用ArcGIS 9.3和Erdas 9.2等软件对遥感图像揭示的信息进行单因子评价。并采用层次分析,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的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按单因子评价,从保护区的海拔高度上看,该保护区大熊猫的适宜生境与不适宜生境的面积约各占一半;从坡度上看,不适宜的只占8.2%;从坡向上看,不适宜的占1/5;从水源上看,不适宜的占1/3。2.按单因子评价,从植被类型看,该保护区不适宜大熊猫的生境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8%;从竹子分布上看,不适宜的占总面积的40.7%。3.按单因子评价,该保护区因道路干扰而出现的不适宜生境,面积不足总面积的1%,保护区内的道路只局限在很小的区域。4.按综合评价,选定的6个自然因子中,在整体中的权重依次为:竹子分布(34.3%)>植被类型(24.3%)>距河流的距离(18.6%)>坡向(10.8%)>海拔(7.6%)>坡度(4.4%)。5.按综合评价,该保护区大熊猫的适宜生境大约占总面积的40%,不适宜的生境约占60%。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不适宜生境大多在外围,尤其是西部边缘。
其他文献
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稳步迈进,金融市场不断地扩大与完善,传统的上交所、深交所场内股票市场及场外的国债柜台市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需
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生活在繁忙都市中的人们内心渴望回归到“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般隐逸的生活状态,寻求一个能令身心放松的地方。同时随着人们对旅游体验价值的
在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为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乡村建设运动、师范教育改革运动、义务教育普及运动的推动下,创建了乡村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森林建设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有效解决了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
枣(Zizyhpus jujuba Mill.)是我国特有木本粮食和生态经济树种,其分布划分为北方产区和南方产区两个区域,南方产区枣树分布广,发展潜力大,生产的鲜食脆枣成熟早、品质好。但
随着世界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海洋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海事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准确地翻译出海事会议文本,对我
针对BP神经网络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利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的特点,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GA-BP网络的某型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国有企业品牌形象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带来了深刻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很难控制,危机管理也相当复杂,这意味企业品牌形象传播要改变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