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城市局域交通网络容量问题。重点对城市局域交通网络机动车、非机动车容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局域交通网络满足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另外对城市中心区交通网络容量与停车设施供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确保容量有效性的宏观措施。城市交通网络是由路段和交通节点组成的集合,其容量的确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可以为城市区域交通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指标;考虑到城市交通网络的复杂性,本研究从工程实践和可操作角度出发,为合理规划、设计、改造道路基础设施提供数据依据,为进行城市大型公建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并且以城市局域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面向用户角度出发确定研究思路。按照本研究的目的,依托“时空消耗”理论,对城市局域交通网络进行定义。在分析路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对实际交通网络结构进行简化,提出复杂网络抽象应满足的条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分析交通运行的机理。在宏观交通网络容量概念指导下,提出了局域交通网络容量的概念为:(1)城市局域交通网络理论容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考虑局域区域用地性质和路网结构特征,交通网络OD结构固定,交通个体遵循出行费用最少的原则,并考虑到交通个体的自身特性、服务水平和环境约束,交通个体严格根据自己的路权使用道路资源,单位时间内所能服务的最大交通实体数。(2)城市局域交通网络实际容量:以理论容量为基础,在现实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对不能满足理想条件的条件进行修订,通过交通管理措施,单位时间所能服务的最大交通实体数。基于以上定义,在分析现有研究方法的思路、依据的基础上,依托“时空消耗”的思路进行了研究。根据所提出的定义,建立了城市局域交通网络容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理论和实用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交通网络满足的条件,在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网络抽象距离的分布模式。对城市中心区交通网络容量及停车设施供应情况进行研究,建立了中心区停车设施供应与交通网络容量平衡关系模型,并结合实例加以应用。最后,为保证局域交通网络容量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