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贻孙及其诗学思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贻孙是明末清初仅次于钱谦益、黄宗羲、王夫之等大家的诗学家,他的一些诗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年代的诗论中,还是历代的诗论中,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继承了传统儒家的诗学思想,也吸收了道家的诗学思想,儒道互补容通,处处突破传统的桎梏,在性格与诗论上偏向于张扬与悲壮。然而因为大家的光辉,使得对他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就贺贻孙在明清易代时的生平与气节进行阐述,以说明时代背景与其成长环境对他个性与诗论的影响。对他的儒道思想基础进行分析,以说明他在诗学方面,以儒为主,儒道互补,所以他不仅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思想,而又多有突破,他能够不拘于儒家严正的风格,其审美眼光广泛而独到。第二,对贺贻孙的几点主要诗学思想进行一个论证,并指出其继承传统而又与众不同的方面,主要有“朴”、“洁”、“悲”几个方面。他认为“朴”中有真、有情、有自然,也有飞扬跋扈、猖狂恣肆的变态风格,并认为无意为之的作诗之法,才能作出好诗。他认为陶渊明在道德操守方面是“洁”的,但在诗歌风格方面的“洁”独推王维。他详细论说了王维的“洁”,有冰雪为魂、澹荡疏远、静穆和平、悟而能化等特点,非一般世人所能达到。贺贻孙的悲与忠孝相连,体现出浓重的儒家思想,他认为儒家经典的诗骚多源于“悲”,而并非起于和平。他要求以痛快淋漓的方式抒发世人内心之“悲”,但是柔艳之中也常郁积沉重的悲痛。他的“悲”与黄宗羲、廖燕的诗学思想有很大的不同。第三,从贺贻孙对流派的批评来分析其在诗论方面的主张与偏向,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贺贻孙流派批评的背景及其公允审美眼光。本文主要从他对竟陵派的批评为切入口进行分析,他既欣赏竟陵派的胆识与慧灵,但也指出其幽僻与空疏之蔽,得出贺贻孙公正而不偏激的流派批评态度。
其他文献
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并且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之一。它是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主要归因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其他人为活动。目前,地基M
围绕黄河公司光伏发电数据中心建设目的、建设规划以及功能设计几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以通信为基础,数据应用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中短期气象预测、新一代组件技
<正>青花釉里红系在瓷器坯胎上同时用钴料和铜红料彩绘。由于青花钴料和釉里红铜红料在烧制过程中所需要的还原气氛相差极大,故成瓷率不高而品位不菲。这块由民
报纸在各社会阶层起着很大的社会服务作用,一般来说,一个先进民族的报纸都具有漫长的历史,人们对世界第一份报纸的诞生具有不同的看法与争议。我国当代报纸具有140多年的历史
<正>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与八路军齐名的英雄部队。它从1937年底开始组建,到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英勇奋战在大江南北的华中、华东战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会议
“十七年”蒙古语小说是当代蒙古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期的小说研究虽然较为活跃,但是从叙事学角度来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出现。论文以“十七年”蒙古语小说叙事为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与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积累的数据规模正在高速增长,由于这些海量数据中潜在的包含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如何收集并有效的分析这些
通过对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评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多样性评量指标的整合意义与方法等三个绩效评价的最基本问题进行反思 ,提出如下观点 :( 1 )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应先于具
水,具有生态和文化的双重意义,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场所化的精神体现。不同的水景有着不同的景观特征,溪流景观作为城市园林中最具山林野趣的动态水景,不仅影响着园林环
大学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责无旁贷,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的创新教育实施之路却并不顺畅。从博弈论视角看,大学实施创新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其实是一个利益相关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