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梁重复碰撞模型和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复碰撞现象广泛存在于工程领域中,其力学行为远比单次碰撞复杂。柔性结构重复碰撞涉及结构响应行为、应力波传播以及局部碰撞接触变形行为。已有的研究表明,低速碰撞也可能使局部碰撞区域的应力超过材料屈服应力,从而在接触区域内产生塑性变形。针对单次碰撞的局部弹塑性接触行为,已经提出了若干不同的弹塑性接触模型。针对单次碰撞问题,为了模拟结构响应及应力波的传播,也提出了若干分析结构碰撞动态响应的方法。但所提出的专门分析重复碰撞接触行为和重复碰撞结构响应的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仍然较少。对重复碰撞问题分析的通常方法是,将针对单次碰撞的接触模型和碰撞结构响应分析方法,略加改造,直接用于重复碰撞问题的研究。但是,这些接触模型和结构响应分析方法是否合适,以及其应用的精确性等缺乏研究。本文选择钢球与弹塑性梁的重复碰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比较研究不同的接触模型和不同的碰撞结构响应分析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分析和归纳常用的弹塑性接触模型。根据接触加载的分区形式,建立模型的分析方法,接触力与压下量的关系的格式等,将常用的接触模型进行分类,并补充重复接触加载定律,以适用于重复弹塑性碰撞问题的研究。(2)借助重复碰撞实验装置,对钢球与弹塑性梁的低速重复碰撞行为进行实验研究。详细测量了接触时间、钢球分离速度、残余塑性变形、恢复系数及应力响应,得到了相应的重复碰撞响应实验规律。(3)运用等效加载和卸载刚度,提出了重复弹塑性接触的加载和卸载线性化方法,可对已有的接触模型进行线性化。结合两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模型,可得到柔性结构重复弹塑性碰撞响应的解析解,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针对重复碰撞引起的结构高阶振动模态及应力波传播的影响,利用瞬态波特征函数法结合接触模型,推导了弹塑性梁中心重复碰撞响应的理论解。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高阶振动模态的影响及结构中应力波的传播现象。(5)针对求解重复碰撞结构响应的5种方法,即等效弹簧-质量法、等效弹簧-质量-阻尼法、近似积分法、模态叠加法和瞬态波特征函数法,对弹塑性梁重复碰撞响应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波效应对重复碰撞接触时间的影响不大;接触时间可通过等效弹簧-质量法进行求解;波效应对涉及能量损失的残余塑性变形、碰撞分离速度及恢复系数影响比较大,等效弹簧-质量法不再适用,需采用似积分法、模态叠加法或瞬态波特征函数法进行求解。(6)选取6个不同的接触模型,结合近似积分法,对弹塑性梁的重复碰撞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这些接触模型可应用于弹塑性梁重复碰撞问题研究,但不同的接触模型预测的碰撞响应结果不同。同时,同一个接触模型并不能很好的预测所有类型的碰撞响应。(7)选取20个弹塑性接触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对弹塑性半空间的碰撞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引起碰撞响应预测结果差异的原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差异与两个模型参数选取存在强相关性。它们是初始塑性屈服压下量和卸载等效曲率半径。如果由该两个模型参数构造出合理的新参数,则预测值与这些新参数成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其他文献
对期刊所载公示语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公示语翻译研究关注度逐年增长,期刊公示语翻译论文增速与大型盛会的召开有关;学报和其他学术类刊物是公示语翻译
大学时期对于大学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周围的环境都处于急剧的变化中。能否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涯,很好的适应这时期的各种变化,这需要大学生
<正> 近年来的现代文学研究重心正出现某种思维转向,从对"五四"、"左联"文学的重点研究转入四十年代文学研究,并且取得了两方面的丰硕成绩。一是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有关四十年
大学生课外活动多种多样,大学生辩论赛以其特有的视觉性,激烈性和教育性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辩论赛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实在意义,提出了推
<正>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仰望星空会觉得星星的一闪一闪非常神秘。而随着科技发展,每一盏深夜亮起的灯,都可能对我们传情达意,为我们保驾护航如果把可见光通信技术仅仅变成
<正>酱油是中式家庭做饭必备的调味品,然而很多人对它又爱又怕——怕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这是真的吗?酱油是饭菜里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调味品,然而很多人对它又爱又怕——怕
信息技术是中学阶段重要课程之一,面对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新课程理念
本文以中国扬琴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阐述了传统扬琴技术流派的形成,又从演奏技艺、音乐创作、乐器改革等方面,梳理了中国扬琴技术流派的传承脉络,总结了中国杨琴体系的构建渊源
<正> 吴宓是位纯粹意义上的学者和诗人,他既有诗人的真诚与多情,又有知识分子的迂阔与执着。他以德立人,以学问行世,以诗调剂人生,终其一生都坚守着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目的分析探讨晚期胃癌一线化疗有效后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接受一线化疗有效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治疗组给予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