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戏剧理论看男性人物的变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h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戏剧从古希腊时期发展至今,剧中的戏剧人物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期戏剧的神和英雄般的人物形象已经变成了如今在戏剧中可有可无的人物形象。从古到今,戏剧理论一直都是许多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从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戏剧是和表演紧密相连的,它需要每个不同时期的人去表现和演绎属于自己时代的特征。而人物,作为戏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成为了众多评论家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戏剧人物的研究评论越来越多,但大多是对戏剧中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物进行分析评述,却忽略了戏剧中在人物刻画的变迁中所体现的价值。本文将以古希腊时期的戏剧人物至后现代时期的戏剧人物理论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个时期戏剧人物出现的原因,并探寻在戏剧人物变迁中所体现的深刻含义。西方戏剧人物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发生了转变,随着人类认识自我和世界的能力的增强,古希腊悲剧人物由最初的神和英雄逐渐转变为人。戏剧经过中世纪的沉寂期,在文艺复兴时期再度展现其辉煌。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表现了属于当时新时代变革下的伟大人物。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早期欧洲的资本家们开始了资本原始累积,这一切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宗教改革引发了世俗主义的复兴,使得人们更注重追求利益和享乐,利己主义在戏剧人物的性格上占了上风。17世纪,在王权的直接干预下,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戏剧的主人公大多是贵族和资产阶级,戏剧常反映他们与家族责任或国家义务的冲突。不少剧作直接歌颂国王贤明,或者由国王充当矛盾的裁决者和调停人。随着“唯理主义”的盛行,剧中人物大多表现地克制自我情欲,戏剧多表现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与此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18世纪市民戏剧的兴起,是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发展的自然结果。戏剧到了18世纪,市民阶级成为悲剧主人公,以突出市民阶级的崇高情操和高尚情感。19世纪的戏剧描写发生了内在转变,自然主义戏剧旨在把“戏剧生活化”,而社会问题剧则把描写对象转为事情本身,人物在戏剧中的重量变轻。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戏剧,戏剧人物由异化转为缺失,荒诞派戏剧中的人物成为可有可无的代码。戏剧人物的变化有其深厚的社会原因,本文将简略论述影响戏剧人物变化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对各时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临床实证出发,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青年脑卒中,量化其临床疗效,并从脑电生理学角度对中风针效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将临床与实验相结合,为针灸现
为了实现化肥生产的环保节能理念,化肥生产的技术研究出现空前热潮,作者也被感染,选用化肥生产中联醇工艺的应用作为研究课题。希望本文能给读者朋友们一些化肥生产新工艺研
本文研究了田七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黄酮种类的鉴别。结果表明75%乙醇是浸提田七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较理想溶剂。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得该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015mg/m
目的比较两种佐剂系统对重组疟疾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02、03佐剂组、Pr组和NS组,每组24只。02、03佐剂组、Pr组分别经大腿内侧肌肉注射15μg恶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莫沙必利)联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泮托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卫生院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62例,给莫沙必利、泮托拉唑联合治疗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发加快。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主体,"走
目的建立检测β-丙内酯(BPL)含量的气相色谱法,并分析其水解情况。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检测BPL的含量,确定线性范围及定量限,验证该方法的重复性及专属性,并分析37℃条件下BPL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指从原发肿瘤部位脱落,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对其准确检测有利于早期癌症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然而,血液中CTCs的量极少,
通过对自然放牧和补饲的呼伦贝尔羊,进行羊肉品质的相关指标测定(包括嫩度、pH值、蒸煮损失率、色泽)、微生物指标测定和感官评定,分析补饲对肉品质的影响,、比较宰后成熟过
在文献[1]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在冻干组合型物料时会出现干燥速度不一致的问题,采用将物料分拣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1.是优化耗能问题,2.是可以单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