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填方路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差异较大,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某个地区积累的经验用于全国。而高填方路基的变形破坏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之一,其原因十分复杂,它不仅与路基填土密实度和边坡高度有关,也与路基填料性质、边坡坡度、地基性质、水文状况、路基压实、设计标准,施工方法等有关。高填方路基的变形破坏,在工程中主要表现为:路基填土开裂、路基滑动、边坡坍塌和与之有关的路基结构破坏、路基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高填方路基一旦发生变形破坏,其处治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为了防止高填方路基产生过大沉降和变形,进行高填方路基沉降和变形的深入研究就显得更加有意义。为此,针对吉林省出现的高填方路基,开展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和沉降规律的研究就有其必要性。通过对实测的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既可以对后期沉降进行预测,也可以总结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据此可以指导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改进有关的施工工艺,直接为公路设计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综述了国内外高填方路基沉降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回顾了路基沉降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常见的实用计算方法,讨论了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机理及传统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在结合室内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机理,并以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手段,选用适合于岩土类材料的D-P本构模型,对高填方路基沉降问题进行平面应变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的灵活性,分别对填筑高度,路基边坡坡度,采用轻质填筑材料,深浅层地基处理,路基材料压实度等因素对于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影响进行研究,给出变化规律。选定三条吉林省省内典型路段的路基填土取样进行土工试验,进行三年的填土高程变化观测,并找出路基的沉降规律,以此验证室内研究成果。利用ANSYS程序分析预测结果和试验路观测结果对比分析,二者结果基本相符,程序预测与实测数据相比误差均在10%以内,可见运用该程序进行路基沉降分析符合工程实际。通过对高填方路基沉降各个影响因素的ANSYS模拟分析,对高填方路段减少路基沉降提出可行的技术操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