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对“新乡贤”形象的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为例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kenn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持续向外输出,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呈现出内生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新乡贤”作为乡土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全方位推进农村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已然成为我国乡村基层治理创新的一支结构性力量。在当今社会,媒介所报道和呈现的内容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渠道,直接影响人们对报道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如何讲好乡村振兴中的新乡贤故事,发挥新乡贤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从《人民日报》和《农民日报》两家报纸入手,选择2014年至2021年间与新乡贤有关的报道为样本,对新乡贤媒介形象的建构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主流媒体对新乡贤的相关报道,了解新乡贤形象建构的现状,同时针对两家媒体在形象建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建议。本文依据媒介形象和话语分析理论,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新乡贤报道的内容特征和媒介话语。研究发现,两家报纸对新乡贤报道主题丰富,正面倾向为主,形象塑造基于传统伦理中的乡贤文化,但以现代价值共识为塑造方向。结合对新闻报道的样本分析,新乡贤的媒介形象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投资故乡的工商精英、返村辅政的治理能人、参管村务的贤达村民和传播文化的有识之士。对此,笔者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切入,认为影响新乡贤形象建构的原因主要有:乡村振兴视角下主流媒体的定位、地方政府推行组织化运作的产物、源于伦理道德的乡贤文化传统和国家政策战略中的宝贵人才资源。研究发现,媒体在形象塑造方面存在新闻模板化、标签化和新乡贤个体话语权缺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主流媒体应当在提升典型报道上做出努力:创新叙事手法,摆脱全能视角和聚焦人物细节,以塑造更为多元、真实和个性化的新乡贤人物形象。
其他文献
学位
税收营商环境是整个市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周期、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也是直接关系市场经济活力、创新发展动力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发力点,税务部门顺应社会期盼,持续优化纳税服务,营商便利程度不断提高。在世界银行按年度发布的世界营商环境报告、世界纳税报告中,我国排名不断提升。重庆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针对优化税
学位
学位
齿轮传动系统在航空航天、石化冶金、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武器装备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机械设备提出了更快、更精确、更智能、更可靠的要求。然而,关键装备齿轮传动系统的失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在工业服役环境中强噪声、变工况和故障样本过少等因素严重影响设备故障识别的准确率。因此,开展抗噪性强、鲁棒性强、识别率高的故障识别方法研究,对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
学位
因独特的自然环境,重庆传统场镇演绎出了地域性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街巷空间和建筑形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场镇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本研究聚焦于仍有大量原住民居住的传统场镇,对此类场镇而言,除外在物质空间外,风俗习惯、场镇生产生活也是场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场镇风貌正在破败。如何在历史保护的前提下,推动场镇生活、环境、文化、经济等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是此
学位
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中国全面消除极端贫困后,贫困研究不仅需要及时捕捉农村贫困格局的主要转变,预防返贫困、阻断贫困的持续性,还需进一步培育低收入群体的内生动力,实现其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在“两不愁、三保障”多维度的贫困标准下,现有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与微观机制分析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首先,尽管时间维度已经被引入基于A-F双界法的多维贫困测度,但对于深度贫困群体的贫困内部变动,以及贫困动态中转移状
学位
学位
伴随人类科学技术在20世纪取得的伟大进步,为打造更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场所,以及探寻人类社会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智慧城市”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提出。我国也在2014年将发展“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智慧小区”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从此时开始,迅速在我国大江南北兴起。政府,科研院所及建设行业开始了方方面面的探索,住建部、地方政府及相应科研院所也相应出台了针对“智慧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