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货币政策选择,学术界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货币政策能做什么?明确了这一问题后,就可以讨论第二个问题,应该选择怎样的货币政策。关于货币政策能做什么,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应将政策目标集中于价格水平这一名义变量,而不是就业率等实际变量。这一观点已经被理论界和各国政策制定者所普遍接受。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已由充分就业逐渐演变为反通胀。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构建一个明确的政策框架来对货币政策加以约束。在实践中,有三种主要的货币政策框架,分别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汇率目标制、货币供应量目标制。然而,俄罗斯在转型过程中却选择了多重货币政策目标。为什么在转型时期有着这样的货币政策选择?俄罗斯是否应选择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核心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汇率目标制、货币供应量目标制这三个被广泛选择的货币政策框架在俄罗斯有着怎样的适用性?本文以经济和政治视角对俄罗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选择加以分析,并指向以下目标:(1)探寻俄罗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选择的决定机制。(2)评价俄罗斯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选择。(3)探讨是否应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4)分别探讨通货膨胀目标制、汇率目标制、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在俄罗斯的适用性问题。围绕以上主题,论文除第1章绪论外,主要由以下几章构成:第2章构建了关于俄罗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关于货币政策选择,货币政策理论已经有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和一套成型的理论。通过对已有研究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关于在中央银行独立性缺失、市场发育程度较弱条件下货币政策选择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货币政策的传导是一个经济过程,但是其制定实施是一个政治过程,这一点在转型经济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本文引入公共选择理论来解释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选择,构建了转型时期货币政策选择的效率——公共选择解释框架。第3章回顾了苏联时期的货币体系、货币政策及其影响。之后,将俄罗斯经济转型启动以来的货币政策选择分成以下几个阶段:经济转型初期曾试图选择“休克疗法”的“稳定化”策略,但为叶利钦当局的赤字财政融资而放弃了这一目标;1998年金融危机后在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把抑制卢布升值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2008年金融危机后又主动选择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第4章采用效率——公共选择解释框架来分析俄罗斯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选择,并探讨了货币政策利益非中性这一概念。货币政策在不同利益集团间产生利益分配效应,而俄罗斯转型时期中央银行并不具备足够的独立性,因此,利益集团将采取行动来影响货币政策选择。在利益集团的影响下,俄罗斯转型时期并未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核心政策目标。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导致了俄罗斯通货膨胀问题一直较为严重,高通胀导致了经济秩序混乱、社会福利损失严重。因此得出结论,俄罗斯还是应该避免选择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应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当下,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核心目标已经成为各国央行的普遍选择。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克服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央行通常会选择一个合适的货币政策框架,常见的货币政策框架包括:货币供应量目标制、汇率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第5、6、7章分别探讨了这三种货币政策框架在俄罗斯的适用性问题。第5章对俄罗斯转型时期货币流通状况加以研究。根据相关数据测算得出俄罗斯转型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大幅波动,这表明了货币需求状况发生了剧烈变动。转型初期高通胀、汇率贬值等因素导致货币需求萎缩,在经济复苏时期通胀问题的缓解和汇率升值等因素导致货币需求在不断扩大。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目标制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性加以分析,可以得出俄罗斯转型时期货币需求状况的大幅波动导致这一政策框架并不适用。第6章对俄罗斯转型时期汇率制度和汇率变动情况加以分析,俄罗斯的美元化和货币错配问题使得汇率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稳定十分重要。俄罗斯曾采取过类似汇率目标制的“外汇走廊”制度,通过对“外汇走廊”的实施经验加以分析表明,汇率稳定对于控制通货膨胀问题十分重要,但是选择汇率目标也隐含着较大的金融风险。第7章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目前最为流行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实施特点及其在俄罗斯的适用性加以分析。目前已有多个转型国家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政策框架,通过回顾捷克和波兰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经历,为俄罗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提供了借鉴经验。虽然俄罗斯实施这一政策框架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基本条件已经成熟,本章也为俄罗斯迈向通货膨胀目标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后,第8章是论文的结论。通过对俄罗斯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选择研究得出:对于转型国家而言,应注重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建设,避免利益集团对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的干扰。货币政策应致力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将控制通货膨胀置于核心位置。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应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框架。在经济转型初期,汇率目标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汇率目标制有着易受投机的弱点。因此,对于经济规模较小、开放程度高的转型国家,可以选择采取货币局或彻底美元化。对于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还是应在相关条件初步具备后,转向通货膨胀目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