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疏花薹草组(莎草科)的分类修订及其与菱形果薹草组的关系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ack88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草科是单子叶植物的大科之一,约有100-105属,4500-5000多种,通常生长在湿润或沼泽地区,以温带和寒温带最为丰富。我国有28属,500余种,广布于全国。薹草属Carex是莎草科中最大的属,约2000多种,广布全世界。薹草属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在分类学上历来被中外学者认为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类群。野外采集的地域局限性和标本存放的散乱使得这个属的分类比较困难。疏花薹草组Sect.Careyanae和菱形果薹草组sect.Rhom boidales是其中问题较大的两个组,对于组的界定和组下种的划分迄今难以达成共识。本研究在广泛文献查阅、野外采集、标本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叶片解剖特征、叶表皮形态特征、瘦果的微形态特征多个方面对该组植物进行全面的特征描述及数据测量统计,集中讨论该组下有争议的种的归属,初步探讨该组与其近缘组菱形果薹草组的关系,并评价各个指标的分类学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解剖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对东亚疏花薹草组23个实验样品(国产Sect.Careyanae8种共10个样品,日本产6种4变种共11个样品,韩国产1种1变种共2个样品)做叶片横切永久装片。本组的叶解剖横切外形为扁平、“V”或浅“V”形,具气腔,中脉上方具泡状细胞,中脉维管束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厚壁组织。表皮附属物分为疣突和表皮毛两种。表皮下的叶肉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维管束鞘细胞多数为一层,和平菱果薹草C.macrandrolepis维管束鞘细胞为两层,不属于该组。同种不同产地的样品间叶片解剖特征上下表皮细胞比例,维管束直径,无明显差异。涝峪薹草C.giraldiana、长嘴薹草C.longerostrata和假长嘴薹草C.pseudolongerostrata,横切外形均为浅V,叶肉细胞分化层数明显较多,结合其他形态特征,认为与菱形果薹草组的成员较为接近。2.叶表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观察23个实验样品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显示,上、下表皮细胞大多为长方形,细胞大小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化均较大。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多为深波状,少数波状。气孔器均分布在下表皮,在脉间呈随机分布或成列分布;气孔大小、气孔指数及气孔密度在种内有差异。硅质乳突较多出现在上表皮。表皮附属物分为刺突和刺毛两种,刺突仅分布于一些种的上表皮。C.longerostrata、C.pseudolongerostrata百里薹草C.blinii、从表皮附属物看均具刺突,同意《Flora of China))的处理,将其归入菱形果薹草组.和平菱果薹草C.macrandrolepis和锐果薹草C. tatsutakensis的特征也与疏花薹草组成员不同,建议另作处理。3.瘦果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选取东亚疏花薹草组19种共23个样品(国产Sect. Careyanae8(?)中共10个样品,日本产5种4变种共12个样品,韩国产1变种共1个样品),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瘦果形态,扫描电镜下观察瘦果的微形态特征,发现瘦果形状、喙的有无和柄的有无在组内无太大差异,其他特征如喙与柄是否弯曲、瘦果表皮细胞内中心体的数目及形态特点等在组内存在差异。认为C. macrandrolepis和C. tatsutakensis瘦果无喙,不属于该组。C. longerostrata和C. pseudolongerostrata瘦果表皮细胞内几乎无中心体,该特征与疏花薹草组中的其他成员差异很大而与菱形果薹草组较为接近;C. giraldiana的瘦果棱中部有明显缢缩,棱面上有凹陷而与菱形果薹草组成员较接近。4.分类修订综合所得结果,对东亚疏花薹草组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承认本组世界范围内约20种,我国共10种,6变种。根据形态特征结合微形态特征,认为C. filipes var. tremula不能作为C. filipes下的变种,而应归并于C. filipes。C. macroglossa不能只依据雄小穗是否具柄、果囊斜展而成为种级别,应该作为C. parciflora下的一个变种。C. vanoitii也不应该是种级别,将其作为C. parciflora的变种处理。加入了浙江薹草作为疏花薹草组的新成员。而C. longerestrata、C. pseudo-longerostrata、C. giraldiana的形态和微形态均与菱形果薹草组成员接近,赞同将其归入菱形果薹草组。C.macrandrolepis和C. tatsutakensis的特征与疏花薹草组和菱形果蔓草组均不相似,不应归入该组。
其他文献
城市内涝风险评价是城市防涝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利用雨洪模型,通过暴雨情景模拟,得到地面积水的数据;再根据航拍影像资料等对研究区域下垫面进行脆弱性评价分类;之后构建积水深度、时间数据与下垫面脆弱性分析数据等多重因素耦合的评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泉州市东梅排洪渠流域进行内涝风险评估并进行高、中、低内涝风险区的划分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侵犯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年龄25~72 (53.29±8.35)岁。采用MR多序列评估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侵犯情况,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利用诊断试验公式计算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采用Kappa检验评估术前MRI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子宫
将原状粉煤灰采用球磨机加入助磨剂进行粉磨,进而增加粉煤灰的细度、比表面积和活性。将水泥、磨细粉煤灰和S95矿渣粉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了复合掺合料。通过实验详细研究了粉煤灰细度及掺量对复合掺合料凝结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粉煤灰复合掺合料的应用提供依据。
高职院校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探索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形成"大思政"格局,既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本文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探索"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的到来,为学校语文课堂的新变革创造了机遇,彻底改变了学校语文课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生动、有趣,大大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科学技术,具有大量的信息资料,能够改变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并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局限。
期刊
利用基于豌豆早褐病毒(pea early browning virus,PEBV)的VIGS体系对豌豆的花同源异型转变的ABCE类代表基因PEAM4、PsPI、PsAG和PsSEP1/2的5’端对应编码MADS区的序列进行VIGS载体构建并进行病毒接种,对接种的植株进行表型观察并做遗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高度保守的区段进行VIGS可以将一类保守性高的同源基因沉默掉。另外对豌豆中APETALA1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逐年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在这一大好形势下,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规模日渐扩大,医院数量与日俱增,由此产生的经济收入与支出成本也不断攀升,这就给医院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精准计算出医院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数据,为医院的经营发展决策提供真实确凿的财务参考依据,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查找出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以便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财务风险
细胞凋亡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的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方式。细胞凋亡不仅是植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调控方式,还是植物抵御病原体侵害的重要手段。Bax基因是Bcl-2基因家族的成员,该基因的表达能够诱发细胞凋亡。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一个多酶催化的复杂过程,涉及许多关键酶和相关基因。喜树色氨酸脱羧酶(tryptophan decarboxylase, TDC)基因是喜树中喜树碱及其
本实验采用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作为研究对象,探讨KIF3A在其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克隆和表达研究。东方蝾螈为有尾两栖动物,在两栖动物进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角色。近年来有尾两栖类在进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动物的生殖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因此选取精子发生作为研究的模式系统有助于对不同物种进行生殖进化的比较。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驱动蛋白直接参与了顶体和细胞
地萼苔科(Geocalycaceae)是叶苔亚纲中的一个大科,变化范围较大。裂萼苔属Chiloscyphus,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和齿萼苔属Lophocolea是地萼苔科中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三个属,由于其植物体特征变化极大,且缺乏足够的分类修订研究,其系统研究长期以来存有很大争议,属及某些种的概念和界限极其模糊。本研究前,中国现有文献记录有Chiloscyphus-Heteros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