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针对肺鳞癌诊断较敏感的指标或其组合,为临床无法取得病理的肺恶性肿瘤(痰或胸水中找到肿瘤细胞但组织学类型不定)预测组织学类型。同时弥补高原地区D-二聚体(DD)对肺癌组织学判定上的空白。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病人60例(明确诊断及分期),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均常规完善凝血、肿瘤标记物的检测。选取DD、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鳞癌抗原(SCC)为观察指标。收集、整理资料,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相关性用t检验表示。性别、分期及两组资料率的相关性比较采用X2检验。三个观察指标的值属于偏态资料,故其相关性比较使用秩和检验,得出Z值。检验水准a=0.05。(1)D-二聚体与肺癌有统计学意义,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无统计学意义;(2)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鳞癌抗原对肺鳞癌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3)D-二聚体联合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鳞癌抗原在对鳞癌的诊断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地区肺癌患者的DD升高与其组织学无关。在高原地区肺鳞癌与肺腺癌的诊断中DD、肿瘤标记CYFRA21-1、SCC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临床上可选取CYFRA21-1、SCC联合,可用于辅助判断(痰或胸水中找到恶性细胞但组织学类型不定)的肺部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