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遗存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的宝贵记忆。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传统工业区经济衰退现象越发明显,大量的工业企业为达到土地价值最优化配置被迫开始外迁。这些工业厂区大多都经历了由创建、发展、成熟到衰落的演变过程。城市中很多有再利用价值的工业旧址由于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快速的从城市中消失,很多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文化载体不复存在,造成了城市记忆的缺失。本课题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当前城市工业旧址保护与再生相关实例的分析,将城市记忆作为切入点,以北京市电机总厂为载体,对旧工业区城市记忆的塑造进行探讨,加入时间维度和主体认知,为更新过程中保护与再生问题提供了研究思路。从而在延续城市记忆的同时,为旧工业区注入新的活力。希望该研究能够为北京市电机总厂的保护与再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工业遗存再生模式及城市记忆的研究现状;其次,阐述北京的工业发展历程,梳理北京市电机总厂厂区的渊源和变迁;再次,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北京市电机总厂的工业遗存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收集和掌握第一手信息及相关材料。然后,从传承城市记忆的角度出发,分析厂区再生模式的现存问题,对北京市电机总厂提出合理的保护与再生策略,将创新策略落实为若干结论性的建议和意见;最后总结论文的结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