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eIF4E基因克隆与功能初探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et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SMD)是严重危害甘蔗生产的病毒性病害之一,在全世界蔗区普遍发生。SMD的病原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和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mosaicvirus,SCMV)。和 Sr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该属病毒为正义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5’端没有帽子结构,由病毒自身编码的基因组连接蛋白(virus genome-linked protein,VPg)行驶帽子功能,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互作,启动病毒的复制。利用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与 potyvirus 互作的eIF4 或eIF(iso)4E基因,可以阻断病毒的复制,使转基因植物产生对病毒的广谱抗性,转基因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并完成生命周期。目前在植物中发现的14个隐性抗病基因都是eIF4E基因的突变体。在甘蔗上,SCMV侵染的分子机制研究尚属空白,甘蔗eIF4E基因的克隆及其与SCMV-VPg互作的研究还尚未有文献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甘蔗eIF4E基因和SCMV-VPg克隆以甘蔗叶片为材料提取RNA,通过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和 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了 3个甘蔗eIF4E基因。其中,Sc-eIF4E1、Sc-eIF4E3得到了全长序列,Sc-eIF4E2得到了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Sc-eIF4E1 全长 886 bp,ORF为 663 bp,编码220个氨基酸;Sc-eIF4E2长度为 786bp,ORF为 633bp,编码210个氨基酸;Sc-eIF4E3全长为978 bp,ORF为690bp,编码229个氨基酸。以本实验室试验田中感染SCMV的甘蔗叶片为材料,克隆了S MV-VPg基因,其长度为567 bp,编码189个氨基酸。2.甘蔗eIF4E与SCMV-VPg互作验证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 hybrid system,Y2HS)验证了 SCMV-VPg与Sc-eIF4E1、Sc-eIF4E2、Sc-eIF4E3的互作。分别构建含SCMV-VPg基因的诱饵载体和Sc-eIF4E1、Sc-eIF4E2、Sc-eIF4E3基因的捕获载体,共转化NMY51酵母菌株,通过营养缺陷型培养和显色反应验证其互作。结果表明:SCMV-VPg与Sc-eIF4E1、Sc-eIF4E2、Sc-eIF4E3均发生互作,且Sc-eIF4E1的互作强度最强,Sc-eIF4E3 次之,Sc-eIF4E2 最弱。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验证了 SCMV-VPg 与 Sc-eIF4E1、Sc-eIF4E2、Sc-eIF4E3 的互作。分别构建SCMV-VPg 基因的 Yn-VPg、Yc-VPg 载体与 Sc-eIF4E1、Sc-eIF4E2、Sc-eIF4E3基因的 Yn-Sc-eIF4E1、Yc-Sc-eIF4E1、Yn-Sc-eIF4E2、Yc-Sc-eIF4E2、Yn-Sc-eIF4E3、Yc-Sc-eIF4E3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菌株获得阳性转化菌株。通过农杆菌注射法注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培养48-60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蛋白互作情况。结果表明:SCMV-VPg与Sc-eIF4E1、Sc-eIF4E2、Sc-eIF4E3在本氏烟表皮细胞中均发生互作,结果与酵母双杂交结果一致。3.甘蔗Sc-eIF4E基因定量表达研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在mRNA水平检测健康甘蔗与感病甘蔗Sc-eIF4E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Sc-eIF4E1、Sc-eIF4E2、Sc-eIF4E3基因在SCMV侵染的甘蔗叶片中的表达上调。综上所述,本研究克隆了 3个甘蔗翻译起始因子基因,并利用Y2HS和BiFC验证了其与SCMV-VPg的互作。本研究首次开展了 SCMV与甘蔗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为通过RNAi技术沉默甘蔗翻译起始因子基因创制具有花叶病广谱抗性的甘蔗新种质提供了分子改良靶点。本研究对于发展甘蔗转基因抗病育种新策略,促进作物育种和植物保护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学术成果摘要本书以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五运六气、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理论为指导,结合编著者的临床经验系统地提出了"中式人体生物钟"理论。共分为十八
会议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迅速崛起,传播途径日益增多,社会中思潮涌动、声音混杂。此时,各类地方党报评论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党报理论评论不仅仅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还是党传播重大
肺癌的发病率位于癌症首位,及早的发现肺癌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传统的影像、病理诊断等技术相比,基于呼气分析的电子鼻技术具有无创、操作简单、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后在纤维化大鼠肝内定植
儿童是巴金作品中比较常见的艺术形象,是作者愿望的聚焦点和想象的载体。本文以巴金小说中的儿童形象为研究中心,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分析、文本深读、跨学科研究等方法进一步对巴金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创作源流、形象类型、叙述方式、核心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一章从巴金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创作源流入手,论述了青少年时代“长宜子孙”的触动、“五四”精神的烛照、“爱的教育”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巴金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吴组缃的创作主要集中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写作《山洪》之后便再没有小说问世。吴组缃早期主要将目光放在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女性身上;三十年代尝试用经济理论剖析农村破产的根源;抗战爆发后,吴组缃以小说呈现农民从愚昧盲目到觉醒的全过程,这些体现了吴组缃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他对故乡复杂的情愫。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以对人物的考察为核心,探讨吴组缃对女性的命运、经济破产之后乡绅农民的生活及抗
RNA在基因的编码、解码、调控和表达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主要利用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算法对RNA相关的几种重要功能位点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环状RNA与RNA结合蛋
宋代题画诗是中国古代题画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按照题画诗题材进行分类,宋代题画诗又可以分为题山水画诗、题植物画诗、题动物画诗、题人物画诗等,通过对宋孙绍远的《声画集》、清陈邦彦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今人李德埙的《历代题画诗类编》等题画诗集的梳理,以及参考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初步统计出宋代题植物画诗总量有300多首,而这300多首题植物画诗按照题材分类,又可以分为题花卉画诗、题竹画诗、
精密转台是一种集光机电于一体的机电设备,在众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也光学精密检测与计量、纳米器件制造中的核心设备之一。转台伺服驱动控制是实现转台功能的重要技术之一,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是很多地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数据,高精度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的高效获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已经实现了对土地覆盖类型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