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2010年至2020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服用旋覆代赭汤的癫痫患者,整理并分析归纳相关临床基本资料,分析服用旋覆代赭汤的癫痫患者的疗效,并探索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及旋覆代赭汤治疗儿童癫痫的方证特点。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方法。1.疗效研究:将收集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患者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2010年至2020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服用旋覆代赭汤的癫痫患者,整理并分析归纳相关临床基本资料,分析服用旋覆代赭汤的癫痫患者的疗效,并探索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及旋覆代赭汤治疗儿童癫痫的方证特点。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方法。1.疗效研究:将收集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患者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等评价其疗效。2.疗效相关因素:根据患者疗效,分析影响服用旋覆代赭汤疗效的相关因素。3.方证特点探索:将41例服用旋覆代赭汤患者首次服用本方药的症状总结整理并分析,建立数据库,探索其方证特点。研究结果:1.疗效研究:41例患者服用旋覆代赭汤总有效率为63.41%。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的总有效情况分别为10/41(24.39%)、15/36(41.67%)、20/31(64.51%)、23/30(76.67%)。难治性癫痫治疗有效率为54.55%,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有效率达81.82%。经旋覆代赭汤治疗,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脑电图情况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经过安全性评价,服用旋覆代赭汤治疗癫痫安全性良好。2.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性别、出生胎龄、生产方式、围产期情况、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发病年龄、服药年龄、患者病程、服药周期等均对旋覆代赭汤治疗癫痫疗效无明显影响。3.方证特点:服用旋覆代赭汤有效的核心症状为:呕吐,恶心干呕,纳差,头晕,噫气,胃脘部不适。服用旋覆代赭汤有效的核心舌象为:舌淡红,苔白或苔腻;服用旋覆代赭汤有效的核心脉象为:脉缓。研究结论:1.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儿童癫痫,对癫痫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脑电图情况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旋覆代赭汤治疗儿童癫痫疗效肯定,且具有安全性。2.旋覆代赭汤对于难治性癫痫的患者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发作伴随的呕吐、恶心干呕等中医证候情况。3.对于临床上癫痫发作伴见呕吐,恶心干呕,纳差,头晕,噫气,胃脘部不适,舌淡红,苔白或苔腻,脉缓的患者,可以选用旋覆代赭汤加减。
其他文献
目的:1.初步探讨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总结归纳其核心病机,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2.总结我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1.中医证素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儿175例,从以下两方面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特征:搜集患儿一般信息、四诊信息、临床分型、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资料,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频数分析。(2)证素分
目的:本研究是关于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化热证)的临床研究,选取推拿法(脏腑点穴法)和口服药物(小儿化食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和远期疗效,以观察脏腑点穴推拿法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符合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化热证)纳入标准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为脏腑点穴推拿法,对照
目的:通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ADHD)(肾虚肝亢证)儿童的中医体质分布及与核心症状、社会功能的关系研究,初步探讨ADHD(肾虚肝亢证)儿童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的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多动症专病门诊、年龄在7-14周岁的AD
目的:本研究以36例婴儿痉挛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第一,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第二,归纳提炼导师马融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近十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的婴儿痉挛症病例。通过统计其中关于患儿发病年龄,发作形式、频次,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辅助检查,使用药物,预后等基本信息;按照疗效评价体系
研究目的基于中医学理论,从辨病、辨证与辨体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疏风平肝止动汤治疗特应性体质儿童抽动障碍(肝亢风动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特应性体质儿童抽动障碍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药疗法。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抽动障碍专病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采用导师经验方“疏风
目的:应用升降散和凉膈散化裁对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作期和间歇期进行治疗。发作期观察并评价应用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治疗小儿复发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间歇期针对本病易于反复发作的特点,在“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初步探索,通过使用制定的日常中医证候量化表,对素体实热质患儿进行肺胃郁热表现的监测及量化评估,选择不同评分的时间节点应用升降散合凉膈散化裁干预治疗,观察患儿反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AH)儿童及健康儿童的资料,探索儿童AH的发病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儿进行早期预防或干预,降低儿童AH发病率,减轻病情,改善预后,为该病的预防提供参考。另外本研究还通过观察AH患儿的证候表现,了解其证型分布情况,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0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行气散瘀”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此获得本治疗方案干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纳入患者均来源于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
目的:观察Hp及其根除治疗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观察二白养正汤治疗Hp根除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初检阴性患者病例和Hp阳性经四联疗法根除治疗2周、停药4周后复检转阴患者病例各100例,分别统计Hp阴性患者、Hp转阴患者根除治疗前、Hp转阴患者根除治疗后的症状、舌脉并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分析以上三类的中医证型分布。对Hp转阴符合脾胃气虚证的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探讨针刺是否能抑制由外泌体介导的NLRP3炎性小体产物的释放,从而改善肺部炎症和慢性损伤。旨在阐释针灸改善COPD的部分生物学机制,为COP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将所有小鼠分为六组,包括对照组,模型组,对照+ASM-/-组(Acid Sphingomyelinase,酸性鞘磷脂酶),模型+ASM-/-组,对照+电针组,模型+电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