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交通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以芜湖市为例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城市化趋势明显,都市圈、都市带出现,并且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相当长的阶段。加速的城市化进程迫切要求加强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与深度。城市交通和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等问题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科学合理的确定城市交通特征以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纵观国内外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的进展,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城市交通以及土地利用问题做出了一定的分析,笔者主要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在理论上,首先简要的介绍了空间句法理论基本观点与原则,同时指出了其空间认知的机理,将客观的欧氏距离与人们意识中层次距离相结合。其次笔者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对空间句法理论进行了适当的修正与补充,提出通达能力CCi与集成程度CAi两个新的变量。最后研究中发现原有的三种空间分割方法与人们直观理解上存在一定障碍,于是本文独辟蹊径,采用长期以来被命名的道路名来分割空间,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实证上,选取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区域,将空间句法理论用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定量化实证研究中,芜湖市交通网络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交通网络通达能力空间分布以镜湖公园和赭山公园为中心呈环状特征,集成核南北方向伸展,城市空间通达性较好;芜湖市交通网络现状与经济分布相一致,网络布局较为合理,与该市经济发展、交通需求基本吻合,其与经济发展程度、土地利用有较大相关性;并提出设计与规划的合理化建议,为管理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指出了交通网络中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是青弋江的功能变化。结论表明空间句法理论可以有效的定量研究城市交通网络以及空间形态。最后探讨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末章中,笔者提出了基于GIS的LTGIS概念模型,提出协调解决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思路。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了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其他文献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设计年鉴》编委、华侨大学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华侨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导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鲤
近年来,我国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该类地区演化的主要趋势,人口分布在城镇空间上的重新优化组合,引导区域城镇群体空间
本文对基于“ESDA-GIS”的城镇用地规模预测及空间扩展分析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绪论中,总结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探讨国内外关于城镇用地空间扩展的研究趋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历史的前行,从来都不可缺少思想的力量。“三个代表”思想现在已经作为一种力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三个代表”思想所蕴涵的巨大理论价值转
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全球定位技术及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GIS软件及应用逐渐丰富起来。其中,基于位置
[目的]探讨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品种个体发育动态的影响,明晰它们对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效应,为黄河流域冀东棉区棉花种植的播期和密度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区域坡地重力侵蚀灾害危险性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金马仑高原重力侵蚀危险性评价研究的框架和方法体系。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研
苏教版必修四第二专题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主人公伽西莫多的许多行为表现有许多异常之处,但在通常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处理,直接归结为“善良纯真的性格特征”
本文通过采集北京各郊区保护地的土壤,分别利用室内短、长期好气培养法研究了京郊保护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分析了土壤不同层次、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及种植年限对氮素矿化过程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