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111b在血液肿瘤病人中的表达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建规律的初步探讨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an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Bcl11b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转录因子,在血液系统里表达于T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成熟αβT细胞、γδT细胞及NKT细胞中,它有两种主要可变剪切。它在T细胞发育的过程中表达逐步增加并调控T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其丢失将导致T细胞的分化丢失、凋亡、自我复制或向其他方向分化。在小鼠中,它的敲除使淋巴瘤和胸腺肿瘤的发生增加;在小鼠肿瘤里bcl11b等位基因的丢失也更加频繁。在人类,它在诸多血液肿瘤中都有所涉及,TALL常发现基因拷贝数增加,或mRNA表达升高,在另一些肿瘤中又发现bcl11b表达的下降,如CLL。由于在肿瘤中的变化方向不定,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它对细胞周期存在正反两方面的调控,故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最近对于人类头颈鳞状细胞癌的研究发现bcl11b的第二种可变剪切体可能是主要效应分子。同时在小鼠的实验表明bcl11b在不同阶段的丢失导致不同的结果:成熟T细胞中表达的不足导致它们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削弱;在未成熟T细胞的丢失却使细胞去分化为有强大杀伤力的NK样细胞,说明bcl11b在细胞分化调控、功能调控方面都均有重要而精细的作用。   目的:   1、本实验通过检测血液肿瘤病人外周血中bcl11b的mRNA表达情况,预测T细胞bcl11b的丰度与肿瘤罹患之间的关系.   2、分析bcl11b与肿瘤严重程度预测指标间的关系,为肿瘤预后寻找新的观测指标。   3、在移植病人回输后35天内测定bcl11b表达,初探其是否能作为移植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方法:收集初治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检测计算T细胞比例,用相对法荧光定量PCR测定血mRNA的相对量作为基因表达量,从而得到bcl11b在T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将其值与非血液肿瘤的对照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结果用SPSS软件分析。   结果:   1、bcl11b在血液肿瘤和正常人中存在差异,可变剪切2(bcl11-2)在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DS患者中的表达均下降,有对疾病发生进行预测的可能性;可变剪切1(bcl11-1)的表达虽然有变化但是统计学差异不明显。两个可变剪切的和仅在髓系白血病、淋巴瘤中的表达下降,对疾病的预测差。   2、bcl11b-2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期不同的组别中差异明显,而在淋巴瘤仅与个别临床指标不同而不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反应的预测上的作用尚待明确。   3、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回输后35天之内,血液中各成分逐渐恢复,淋巴细胞各亚成分除激活细胞和杀伤细胞外依旧很低;bcl11b的表达低于对照,其低表达的原因以及对移植预后的预测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外周血T细胞中Bcl11b-2在几类常见血液肿瘤病人中表达较低,具有较好的疾病预测可能性;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中,Bcl11b-2的表达水平在不良分期组的病人中表达偏低,有望成为新的预后预测指标。病人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35天内bcl11b的表达偏低,其预测能力仍待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改革,让初中语文教学逐渐地脱离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对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训练,教师应该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入大量的阅读素材,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宝库。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这是学生通过自学拓展知识的非常有价值的阅读活动。但是当前有很多青少年自发地进行课外阅读时,往
【摘要】语文教师的示范性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师的示范行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具体教学行为的开展来影响学生。语文教师的讲解示范意义,具体为解释式讲解行为的示范性意义,描述式讲解行为的示范性意义,原理中心式讲解行为的示范性意义,问题式讲解行为的示范性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示范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讲解行为是以具体的‘问
为增强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善诱学生寻找古诗词的美感,让古诗词教学更有诗味;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古诗词教学更有趣味;创新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让古诗词
【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语言类学科,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发展情况。而阅读能力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我国小学语文当前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在语文阅读课中主要是采用大声朗读和默读的方式,学生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学生机械地、被动地参与阅读,不能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基于此
【摘要】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在继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技能培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形成良好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实际、围绕具体教学案例尝试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求异思维;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
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功能保留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材料与方法: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8月-2009年12月共78例听神经瘤的
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注重思维的激发与引导,注重审美的体验与创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目标,选择内容;指向语言,
【摘要】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与城镇相比要低得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无效课堂提问的泛滥,那么,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有哪些?笔者认为可尝试从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究: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提问能紧扣文本核心;精心设计主问题,注重问题层次性,将问题与活动结合起来,给学生搭建深入学习的平台;在问题之下精心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同时,设计问题时注重其趣味性、启发性、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