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柱大跨地下地铁车站因其具有美观大方、空间视野开阔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地铁车站的主要选型之一,但目前对于这种地铁车站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性能研究尚少。为此,本文以南宁地铁某2座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矩形和拱形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模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具体工作如下:(1)以南宁地铁某2座车站的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模型相似原理,考虑土-车站结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柱大跨地下地铁车站因其具有美观大方、空间视野开阔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地铁车站的主要选型之一,但目前对于这种地铁车站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性能研究尚少。为此,本文以南宁地铁某2座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矩形和拱形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模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具体工作如下:(1)以南宁地铁某2座车站的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模型相似原理,考虑土-车站结构相互作用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系统的工作性能,设计了1个几何相似比为1/50的矩形无柱大跨地铁车站试验模型和1个几何相似比为1/80的拱形无柱大跨地铁车站试验模型。根据实际工程资料,以土体的卓越周期相似为主要控制指标,进行了土体的相关性能试验,确定了试验土体的配比,选择合理模型箱,并以此配比进行了试验土体的制备,优化设计了试验土体与车站模型中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进行了试验土体-矩形结构形式及试验土体-拱形结构形式2个试验模型的制作和养护,较好地模拟了现场土体-车站结构的实际情况。(2)基于背景工程的勘察报告,选取2条并拟合了1条满足原场地特性的天然地震波和人工地震波,对试验土体-矩形车站模型和试验土体-拱形车站模型进行了多种水平向地震激励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水平地震激励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试验土体-两种结构形式车站模型的地震反应特点,总结了相应的地震反应规律。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地震激励下试验土体的峰值加速度反应自底部至顶部逐渐增大,并且两种结构形式车站模型的峰值加速度反应均为顶板最大,中板次之,底板最小;此外试验土体-矩形结构形式车站模型的相互作用应为底板处最大、中板处次之、顶板处最小,试验土体-拱形结构形式车站模型的相互作用反应为底板处大于顶板处。(3)应用ABAQUS数值模拟分析软件,根据试验土体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获得的相关参数,选取合理的土、混凝土本构模型以及土与车站模型的接触方式,以试验土体-矩形结构形式和试验土体-拱形结构形式车站模型的振动台试验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模拟分析,并将其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文中采用的试验土体-矩形结构形式车站数值模拟分析模型与试验土体-拱形结构形式车站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进行的模拟分析结果可靠。本文还对两种结构形式车站模型的位移反应与薄弱部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激励下矩形结构形式车站模型和拱形结构形式车站模型的位移反应自模型顶部至模型底部逐渐减小;矩形结构形式车站模型在地震激励下发生应力集中的薄弱位置为侧墙-顶板处、顶板加腋处、侧墙-中板处、侧墙-底板处、底板加腋处;拱形结构形式车站模型在地震激励下发生应力集中的薄弱位置为侧墙-顶板处、侧墙-中板处、中板加腋处,底板加腋处,这几处薄弱部位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其他文献
氮氧化物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可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现象,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目前市场应用最广泛,氮氧化物控制效果最好的烟气脱硝方法,锰铈系SCR催化剂因具备良好的低温活性而被广泛研究。目前对锰铈系低温催化剂的研究多重于催化剂性能的研究,关于中毒及再生研究较少,Pb是燃煤锅炉烟气中代表重金属之一,同时燃煤烟气中还存在一定浓度的SO2,相关研究表明,SO2和Pb
在严寒的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积雪结冰的现象,尤其在北方山岭路段,冰雪灾害会严重影响道路行车安全,为了确保道路安全通行,目前普遍使用撒布融雪剂的方式解决道路积雪结冰问题。撒布融雪剂使清雪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诸多道路研究人员发现,道路融冰除雪中广泛应用的氯盐融雪剂不仅对道路材料本身具有腐蚀性,而且对道路的附属设施及周边环境具有较大不良影响,因此通过研发,得到了三种对道路附属
全钢型附着升降脚手架是适应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是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施工新技术”之一,因其具有安全度高、周转快、缩短工期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然而,全钢型附着升降脚手架因其特殊的全钢结构,造价相比其他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略高,且在建筑工程事故中,由脚手架引起的安全事故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给人们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
G115钢是由钢铁研究总院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氏体耐热钢,拟用于65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目前,G115锻件已应用于超超临界电站的大口径锅炉管,但国内外对G115铸钢的研究尚少。本文开展对G115铸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旨在为超超临界电站蒸汽轮机的汽缸、主蒸汽阀门等铸造部件的热处理工艺提供技术支撑。基于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对G115钢的计算分析和研究经验,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了2
本文以我国科创板差异化表决制度相关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资本市场激烈竞争、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以及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研究背景,以股东异质化前提下如何平衡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为基本路径,综合运用体系分析及功能对比的方式,分析差异化表决制度的具体内涵和法律本质,并且论证差异化表决制度引入的理论基础,探究差异化表决制度本土化影响因素及我国本土需求,实践考察差异化表决制度的规则运行逻辑,对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住宅建筑施工周期、成本和造型等很难满足民众的需求。同时为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广,本课题组提出了以壁式钢管混凝土柱为技术核心的WCFTS(Walle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System)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基于壁式柱大长宽比截面的特点,面外方向不主动承担弯矩而铰接方式又不够经济,因此采用半刚性连接方式。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
近年来,钢结构因其材料性能优良而被广泛应用在实际项目之中,但对于长时间处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项目,钢结构易被腐蚀且锈层发展的较快,即使通过保护也难以避免钢材锈蚀。腐蚀不但会造成构件截面面积的损失,还会使构件的表面形貌变得复杂,蚀坑处易发生应力集中,使得钢材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变差。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从板材试件和构件两个部分分别研究锈蚀对于钢材的各项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和退化规律。本课题的主要研
贵金属铷常与性质相近的锂、钾、钠等共存于锂云母、铯镏石等固体矿石及盐湖卤水中,提取困难,传统分离技术已较难满足航天及一些新型现代工业领域对铷资源量的需求。因此,铷的高效分离与富集技术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模拟铷、钾、钠的共存溶液和锂云母酸浸提锂残液(Rb+:80mg/L;K+:5.67g/L;Na+:17.468g/L)为铷的提取液,分别探讨了基于聚乙烯醇(PVA)包埋磷钼酸铵(AMP)的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迅速,连续刚构双幅桥已成为了常用桥型之一。随着连续刚构双幅桥向大跨、轻柔方向发展,其抗风问题日益凸显。连续刚构双幅桥在施工阶段最大双悬臂状态下抗风能力较差,面对来流作用时会产生复杂的气动干扰效应。目前使用的抗风设计规范中仅考虑孤立结构的响应而忽略周围结构的干扰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某连续刚构桥为工程实例,对连续刚构双幅桥风致振动气动干扰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有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装配式节点,构成上将钢和混凝土的优势融合,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关于支持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改善施工质量的号召,被普遍应用于多高层建筑中。本文基于课题组提出的绿色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壁式钢管混凝土柱的带侧板节点。壁式钢管混凝土柱拥有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耗能能力强等优势,同时经济性好,综合效益高,针对其特殊的截面尺寸,现在常用的一些内隔板、穿芯螺栓、外环板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