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纳米孪晶形成及强化机理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孪晶结构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塑性、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其制造方法与工艺已经成为先进制造学、物理学、材料学、力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纳米孪晶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主要集中于Cu等金属单质,以及一些非金属材料,而对于工程合金材料纳米孪晶表面的制备研究却很少。因此,对纳米孪晶进行理论研究,并将其制造方法与工艺应用于工程合金表面,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探究碲锌镉(CZT)纳米孪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将其理论与实验研究拓展到低层错能工程合金镍基合金C-2000。采用分子动力学(MD)纳米压痕仿真的方法实现了CZT单晶形成纳米孪晶结构的演变过程,计算出CZT纳米孪晶化的临界应力为1.38 GPa。除了一个沿着[111]方向支撑压痕的孪晶界外,其余所有的孪晶界都沿着[111]方向,解释了实验中孪晶结构单向连续的特性。卸载后,3个孪晶片的厚度分别为3.2nm、3.5 nm、16 nm,与实验中个厚度大于12.7 nm孪晶片伴随着一个或者几个厚度小于12.7nm孪晶片的重复交替结构相吻合。另外,分析了在实验中纳米孪晶CZT的硬度相比于单晶提高,并保持良好塑性的原因。通过MD纳米压痕模拟,研究了镍基合金C-2000中纳米孪晶的形成及强化机理。在单晶基础上实现了纳米孪晶的演变过程,并深入分析了纳米孪晶的形核和扩展机制,计算得到镍基合金C-2000纳米孪晶化的临界应力为4.48 GPa,孪晶的产生、解孪、恢复、再生等过程,都与材料受到的剪切应力密切相关。通过对单晶和孪晶模型的纳米压痕模拟对比,发现纳米孪晶的硬度、应变强化等力学性能要强于单晶,并解释了纳米孪晶的强化是由于不全位错受到了孪晶界(TB)的阻碍,在TB处产生了塞积。另外,通过对比孪晶片厚度为18 nm、12 nm、1.2 nm的孪晶模型的纳米压痕模拟结果,发现孪晶界的密度对纳米孪晶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纳米孪晶形成机理,进行了镍基合金C-2000的纳米压痕实验。在最大载荷为15 mN、100 mN、1.0 N和5.0 N的条件下,对经过化学机械抛光(CMP)的样本进行了纳米压痕实验。通过压痕边缘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像以及透射电镜(TEM)图像,可以证明镍基合金表面在纳米压痕过程中产生了纳米孪晶结构,从而验证了模拟结果。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合金表面的硬度、抵抗变形能力等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以华北油田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对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响应、储集类型的划分、地层流体性质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并用综合概率法对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进行了探索;建立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煤炭、石油资源的枯竭,能源结构已经从煤石油向天然气转变。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探明的煤层气逐年增长。煤层气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煤层气的生成、储集以
随着运动控制器从以单片机或微处理器作为核心的运动控制器,发展到了以及DSP和FPGA作为核心处理器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本文充分利用FPGA及嵌入式技术,研究设计了结构更加开
常减压装置减压塔低温部位空冷器腐蚀是目前各炼油厂设备寿命和安全的一个难题,利用电化学多种方法,对201不锈钢、304冷轧板不锈钢、304热轧板不锈钢、316L不锈钢在40℃、3.5%Na
西安市委和市司法局党委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在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精神,中共西安市委、市司法局党委决定在西安市律师协会成立中共西安市律师协会党总支
成都粘土基坑边坡发生了大面积的破坏现象,降雨是主要的诱因,降雨入渗深度是确定降雨影响大小的重要参数。因此,如何简单而又较准确地确定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成都粘土基坑边坡
本文在测井属性、层序地层学以及流动单元分析、归纳、总结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A油田的测井曲线实例,与地质露头、岩心、地震等资料相匹配,展开测井属性层序地层对比研究;针对B油
遥感影像分类一直是遥感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大都是基于影像光谱特征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忽略了影像的空间结构信息,而且传统的分类方法对数据的分布要求较严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辅以地统计学变差函数纹理特征的神经网络分类方法。 纹理是遥感影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一方面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清晰的纹理信息,有效的利用这些
长期的地质找矿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遥感、物探和化探等资料,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的某些特征。将多源综合信息用于成矿预测,更加深入地揭示其本质特征
近年来,随着大量深基础工程的出现,膨胀土深基坑稳定性问题日趋受到重视,城市建设中的深基坑具有放坡场地有限、变形要求严格、地下条件复杂等特点,而且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