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5~2006年在河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以中筋高产小麦品种矮早8和周麦1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从土壤—小麦植株系统出发研究了在180~300kg·hm~(-2)范围内3个梯度氮肥用量和三种基追比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素在土壤与小麦系统之间的吸收、分配和利用小麦收获后与播前相比,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土壤0~1m土体内的全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这种趋势表现更为明显,但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一个小麦生长季内,增施氮肥对0~100
其他文献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抗旱节水育种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节水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重点。但是,小麦的抗旱性和节水性受多基因控制,遗传特点复杂,且易受环境因子影响,长时期的制约着生物节水育种选择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了打破或消弱这一制约,育种家通常采用的方法一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良种质资源,扩大有益基因的遗传基础,二是优化选育指标体系,力求通过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
小麦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有着明显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其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三系法(即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法)、两系法和杀雄剂法等,经众多研究者长期探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特别是粘类非1BL/1RS不育类型,完全克服了以往1BL/1RS不育类型的诸多缺点,大大提高了其不育系的易恢复性和恢复度。本研究正是针对粘类非1BL/1RS不育类型所具有的优点,
对  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商业银行抵质押的债权融资模式实在是不可承受之重。在“双创”的时代语境下,面对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酝酿多时的投贷联动政策终于出炉。启动投贷联动,意味着银行与企业之间一种新的投融资模式很快诞生,也为银企之间进行新的融资合作尝试打开了一扇窗。  政策吹风助推新策  4月21日,银监会与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