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引导——以昆山市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也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明确规定:“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依靠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改变。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活动也越来越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势在必行。   本文首先对新课改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了昆山市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别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习惯、阅读方式方法、阅读内容、阅读时间、家庭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引导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种种的问题,比如阅读兴趣不够高、阅读面不够广泛、阅读量不够充分、阅读时间比较少、阅读形式相对单一等等,在分析形成这些的原因之后,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从教师、家庭、学生自身入手,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课改下课外阅读引导的有效方式,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新世纪基础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是教师专业发展,并且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等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引起国内
工具理性、科学方法、功利追求在现代教学评价中显示出无比强大的魅力。在单一的社会教育共识和评价体制下,教学评价异化为标准化的“无差异”评价,人被数字化、抽象化、科学
科学研究是一切事物前行的基础与动力,对高校国防教育而言亦不例外。本文以高校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为研究对象,进行静、动态研究。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对高校国防教育科学研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