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监督学习的MRI心脏运动跟踪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mula_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死亡率位居各类疾病首位,其中部分心脏疾病与心脏运动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在准确跟踪心脏运动轨迹基础上,能够分析心脏运动功能,诊断心脏疾病。传统的心脏运动跟踪方法速度慢、效果不够突出,不适合临床应用,心脏疾病分类也需要手动提取心脏形态学特征,不便于计算机辅助诊断。近年来,深度学习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心脏运动跟踪和心脏疾病分类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基于特征学习的方式,提取有效特征用于特定的任务,达到了优异的效果,本文将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应用于心脏运动跟踪和心脏疾病分类领域中。针对心脏运动跟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心脏运动跟踪方法。该方法提出通过合理降低网络通道数的方式大幅降低网络参数量,并加入多分辨率特征聚合模块进行改进,得到高效的多分辨率特征聚合网络作为子网络。进一步根据全局和局部心脏跟踪任务分配的思想,设计了双网络架构,主网络主要负责心脏整体运动模式的预测,副网络主要负责对心脏局部运动进行修正,用多级损失函数约束来保证主副网络的任务分配,最后将主副网络得到的运动轨迹进行合成得到完整的心脏运动轨迹。所提出的网络结构被称为残差双网络,在MICCAI-ACDC数据集中心脏左心室、右心室、心肌运动跟踪dice系数分别为0.948、0.903、0.856,同时模型参数量仅有7M,实现了性能和速度的平衡。针对心脏疾病分类问题,本文利用心脏运动跟踪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心肌梗塞诊断双流网络。网络包含图像信息提取和运动信息提取两个子网络分支,分别用于处理图像中包含的形态、位置等静态信息和运动轨迹中包含的动态信息,其中每个分支包含用于将三维数据映射为二维特征的特征压缩模块和对特征进行分类的特征编码模块,最终的分类结果为两个子分支输出的融合。本文提出端到端的心脏疾病分类算法,无需手动提取特征,网络的分类平均正确率为0.772,分类性能良好。并进一步提出心肌梗塞切片诊断双流网络,对正常心脏切片和存在心肌梗死区域的切片进行分类,用来定位病人心脏中心肌梗死的切片和判断心肌梗塞病情的严重程度,该方法对正常切片和心肌梗死切片的平均分类正确率为0.816。
其他文献
视频拼接作为实现全景视频的重要手段,在移动设备拍摄能力越来越强的时代里,能够将移动设备拍摄的视频轻松拼接成稳定的具有大视野的全景视频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们的影音使用体验。但是由于移动设备不是固定的,拍摄出的视频天然的会带有剧烈的抖动以及较大的视差,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最后拼接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个适合手持设备拍摄的带有抖动的视频拼接的联合视频防抖和视频拼接的拼接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抖动、处理重影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方式,群智化软件开发已经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软件开发,群智化软件开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资源来完成复杂的开发任务,能够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但是,由于群智化平台中任务众多且复杂,不准确的任务匹配会影响任务完成的进度和质量,因此,研究开发者和任务的匹配问题对于群智化软件开发模式来说非常重要。推荐技术作为传统领域解决信息过
文本生成图像(Text-to-image Generation)旨在基于自然语言描述的文本生成相关图像,实现从文本模态到图像模态的转化,并保持语义。文本生成图像对于新闻自动配图,用户需求画像等图像生成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本生成图像研究,作为一个交叉问题,涉及到自然语言理解和图像生成两个热门研究领域。该问题的研究也为文本嵌入和生成模型技术提供支撑。当前的文本描述通常是一个描述物体属性的说明性语句,比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数字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各种海量化、碎片化的内容不断涌现,如何从这些异构驳杂的数据中检索有效信息对于搜索引擎挑战巨大。以网页链接为中心的传统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匹配的方式从互联网中检索信息,然后返回给用户相关链接。这种方式不能准确理解用户搜索意图,且返回的结果过于单一,包含的语义信息不够丰富,需要用户做多次检索。为了改善这种搜索模式的弊端,基于知识的搜索引擎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针对某种特定疾病建立的标准化诊疗模式,旨在规范临床诊疗流程。头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临床症状,然而我国目前面临着头痛相关医学人才匮乏以及头痛临床诊断路径不够完善等问题。现阶段,国内头痛相关临床路径主要参考国际头痛疾患分类(ICHD)。然而由于其涵盖头痛种类多,部分诊断标准差异小,更新换代等因素,增加了医生在临床中完整正确运用ICHD的难度。基于IC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针对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文本的情感信息抽取技术逐渐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非交互式的传统用户评论文本开展评价属性(简称“属性”)抽取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针对一种新颖的问答式评论文本开展属性抽取方法研究。该新型问答式评论文本中,答案通常是由随机邀请有过购买行为的用户提供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技术为程序开发提供了便利,为针对复杂问题的成熟解决方案拓展了复用,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和效率的现实有效途径。在应用API进行开发时,梳理可用API的成本较为高昂,通常需要API推荐技术来辅助。而基于上下文的API推荐技术是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历史项目代码和代码上下文匹配来推荐目标API方法,以提高推荐精确性和成功率,以及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传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一种高清晰度的无损检测方式,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检查和工业检测等领域。随着CT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成像过程中一些问题引起了专业人员的注意。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成像仪器的故障、病患的体动等各种原因,CT成像系统的检测设备不能接收到完整的X射线投影,导致常规办法重建的图像被严重的伪影所污染。这个问题被称作缺失角度的锥束计算机断层
随着监控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摄像头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监控视频数据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用户对监控数据存储的需求,但是对于监控环境中逐渐增长的人体异常行为监察需求却无法满足,因此,如何利用视频数据分析监控环境中人体的行为,并建立模型检测人体的异常行为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视频中人体行为的分析通常首先提取人体的行为特征,然后基于人体行为特征对人体的异常行为进行建模分析,
纹理触觉是人与物体接触时,对纹理表面凹凸不平的属性的触觉感受。纹理触觉作为人对客观力触觉刺激的感受,对其感知特性和规律的研究,对于实现具有真实感的力触觉再现和精准遥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往的纹理触觉感知特性的研究多是选取纹理样本进行主观感知实验,测量在某种纹理物理特征及不同水平下(如纹理高度、空间周期、颗粒度等变化),人主观纹理粗糙感强度的变化规律。而纹理触觉感知是客观刺激与主观感知多输入/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