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凡纳滨对虾病原菌(哈维氏弧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wo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发病濒死的养殖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病灶部位分离出优势菌株并对其致病性和分类地位进行研究。探索饲喂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凡纳滨对虾体重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以及分析盐酸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代动力学,为凡纳滨对虾病原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2009年7月,海南省琼海市椰林村某凡纳滨对虾养殖场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发生严重病害,累计死亡率高。病虾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步足变红,鳃丝变黄,腹部肌肉有坏死,肝胰腺糜烂性坏死等。从病虾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株对凡纳滨对虾有较强的致病性,对体重为10g±1g的凡纳滨对虾的半数致死量为8.12×103cfu/mL。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细菌16S rDNA序列研究确定,该病原菌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该菌对恩诺沙星、氯霉素、四环素、丙氟哌酸、氟哌酸及复方新诺明敏感。选用6种抗生素对所分离到的致病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表明盐酸恩诺沙星MIC最低为0.25μg/mL。经试验室注射感染试验虾,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病虾的鰓、肝胰腺、中肠、胃、围心腔和肌肉的微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其中尤以肝胰腺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细胞坏死、脱落,细胞肿胀,细胞核边聚,线粒体肿胀、变性,严重时整个细胞呈溶解状态。由此引起的机体功能衰竭可能是病虾死亡的主要原因。2.以初始体重(5±1)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分别添加1万分子量壳聚糖和3万分子量壳聚糖对其体重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对照组投喂相应的基础饲料,1万分子量壳聚糖组试验饲料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g/kg、3g/kg、5 g/kg、10 g/kg的1万分子量壳聚糖,3万分子量壳聚糖组试验饲料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 g/kg、3 g/kg、5 g/kg、10 g/kg的3万分子量壳聚糖;配制出9种基本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实验在1m3的圆桶中进行,随机分为9组,每组90尾,试验期28d。饲喂7天后每个桶分别随机抽取30尾试验虾测定体重并进行所分离到的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饲喂28天后测定试验虾的体重,并分别从每个桶抽取部分试验虾的血淋巴进行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分析,同时每个桶取30尾试验虾进行攻毒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摄食7d后各个处理间体重和抗所分离到的哈维氏弧菌的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凡纳滨对虾摄食28d后,各个处理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个处理间酚氧化酶活力和溶菌酶活力差异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用所分离到的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摄食28d后,3g/kg的1万分子量壳聚糖组和3 g/kg的3万分子量壳聚糖组的14d累积死亡率(分别为43%和47%)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67%)(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适宜含量的壳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抵抗本次分离到的哈维氏弧菌的能力,但是与壳聚糖的添加量和饲喂时间有关;同时壳聚糖对凡纳滨对虾体重没有正面影响。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凡纳滨对虾(15±2g)口灌30mg/kg恩诺沙星研究在其体内药代动力学。在水温29.5±1℃下,凡纳滨对虾口灌恩诺沙星后,血液中药物浓度2h后到达峰值,并迅速向组织中分布,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半衰期(t 1/2α),消除半衰期(t1/2β),0-t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0-t),0-∞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 0-∞),一室到二室转运一级消除常数(K12)、二室到一室转运一级消除常数(K21),总体清除率(CLs)分别为3.167h、37.277h、188.887 mg/L·h、190.362 mg/L·h、0.071/h、0.0211/h、0.158 L/h/kgo肌肉和肝胰腺中恩诺沙星浓度与时间关系的药动学参数采用统计矩原理分析,半衰期(tl/2z)分别为75.863h和207.592h,总体清除率(CLz)分别为0.655 L/h/kg和0.043 L/h/kg。在试验虾血淋巴、肝胰腺和肌肉3种组织均能检测到恩诺沙星的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主要参数:血药峰浓度(Cmax)为0.451μg/mL、3.803μg/mL、0.038μg/mL。AUC为7.423 mg/L·h、47.843 mg/L·h、0.937 mg/L·h, t1/2z为12.432h、24.647h、11.854h。给药后15d时,血淋巴、肝胰腺和肌肉中恩诺沙星含量都已低于0.10μg/g,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消除较慢。根据本实验结果,预测以30mg/kg的剂量盐酸恩诺沙星一次性口灌给药凡纳滨对虾,可以维持2d以上的药效作用,以此剂量隔日连续使用3次,对于凡纳滨对虾细菌感染的防治效果比较好。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水养殖鱼类卵形鲳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利用豆粕,玉米蛋白粉以及羽毛粉三种廉价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饲料鱼粉的潜力,同时评价了γ-射线辐照技术处理豆
本实验通过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家系建立和早期发育生长比较,研究近江牡蛎各种经济性状,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近江牡蛎品种。家系选育是培育牡蛎品系或品
于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对湛江港港内三个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海水进行了12个月的采样,调查了九个环境因子(水温、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无机磷、亚硝酸盐氮、
我国是罗非鱼的养殖和出口大国,罗非鱼在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占有非常重要位置。但近几年,由于罗非鱼养殖饲料成本、品质安全等因素影响,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