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的现代性嬗变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w1234567890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当前的热门课题,目前对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地位、重要性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乡村生态文化本身,即乡村生态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对乡村生态文化的认知、态度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探讨现代性影响下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嬗变和出路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对现代性影响下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为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国内外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趋势,提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出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研究的现实需要和理论意义,以为后文的论述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部分:对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进行定义和分析,并提出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即天人合一天道人伦化和大德为生的自然观、慈爱利物节用爱人的社会观、重义轻利崇德尚义的义利观。  第三部分:分析现代性影响下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嬗变的主要表现和趋势,即传统乡村生态文化价值底线的动摇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伦理价值观的淡漠和社会制度价值观的缺失、社会经济发展与精神家园建设的失调。  第四部分:分析导致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嬗变的主要原因,即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底线、对生态伦理价值观的重视不够和社会管理机制价值观的缺失、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未能实现同步。  第五部分:在分析导致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嬗变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创新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即恪守传统乡村生态文化价值底线及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对生态伦理价值观的重视充分发挥社会管理机制的作用、协调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路径和措施的提出,将对现代性影响下的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在当下的发展、创新、融合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监事会代表诉讼通常是指当公司与本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公司内部人之间有诉讼行为产生时,由监事会以公司名义、代表公司为诉讼行为的一种诉讼程序。监事会代表诉讼是
本文论述了我国离婚妇女财产权益的法律保护。 第一部分对社会性别理论的相关问题作了阐述,介绍了社会性别、社会性别主流化以及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等概念,并以此为主要的分析
本文除前言和结论外,共分为三大章。第一章尝试着探讨公司承包合同的概念和法律定位。承包制度在我国的特殊地位为公司承包合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而承包制度与政治千丝万缕的联
本文从对1998—2004年印度人民党在印度执政期间推行“印度教特性”政纲,深化印度社会“去世俗化”倾向的分析入手,在阅读大量典籍和广泛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