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民族主义相关论文
印度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政治格局的时代之变: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意识形态的印度人民党从边缘成为主流,取代了以世俗民族主义......
以20世纪90年代移民汇款流入显著增多和2014年莫迪政府发起“国族建构”运动为节点,印度中央执政党和地方居民之间由财政转移和政党......
近年来,关于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右翼民粹主义被广泛认为是印人党崛起的重要原因。但本文认为,印度教民族主义对印度政......
近年来,印度外交呈现强势姿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印度国内政治生态演变的结果.当前政治格局中,印人党一家独大取代国大党与印人党对......
“回家运动”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在将印度建设成为印度教国家的目的驱动下开展的,改变部分印度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使其成为......
本文从对1998—2004年印度人民党在印度执政期间推行“印度教特性”政纲,深化印度社会“去世俗化”倾向的分析入手,在阅读大量典籍和......
20世纪80年代,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通过宗教改革和社会运动逐步实现了政治复兴.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政治复兴严重影响了印度的政治发......
印度人民党主席阿德瓦尼2005年5月30日至6月5日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阿德瓦尼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的言论,特别是对巴基斯......
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将民族比作女性,重视女性作为妻子或母亲的特殊角色,这样的女性观影响了印度女性的发展。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对表现......
印度教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历史上它能够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适应性,积极地应对挑战,始终保持了其在南亚次大陆的意识形态霸权地位,所......
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爹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印度教与印度民族主义相结合产生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直......
印度教民族主义史学诞生于印度遭遇英国殖民主义、丧失历史叙述话语权的特殊背景之下。它的孕育过程反映了印度民族主义精英两个层......
2014年莫迪执政后,以印度国内掀起的“橘黄色浪潮”为标志,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达到新的高潮,并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自此之......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崛起是印度教政治化进程的延续和高潮,也是印度教社会化进程的最新成果。印度教民族主义诞生于19世纪印度以改革......
2008年5月,制宪议会废除了君主制,尼泊尔进入民主共和国时代,结束印度教长达200多年的主导地位。然而,尼泊尔内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
在西方殖民统治的处境下,并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印度在十九世纪实现了一场民族意识的自我认同与确证。基于历史、宗教、种姓等......
本文通过分析2014年莫迪执政以来对宗教少数派的政策及实践,认为印度人民党试图在国家层面助推"印度教特性"政治的意识形态。通过......
2019年5月,印度第17届议会大选落下帷幕,执政的印度人民党赢得大选并巩固了优势地位,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及其他政党则陷入衰落......
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的通过引发了印度民众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抵制。印度东北部地区认为,该法案将损害地区的文化特殊性、经济机会,增......
“印度教特性”思想是一种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它强调印度教文化和印度教传统,目的是建立一个印度教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国家。自20......
19世纪末,孟加拉知识分子以本土萨克蒂信仰为基础,首次将"印度母亲"构建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治隐喻。20世纪上半叶,世俗民......
1998年瓦杰帕伊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上台,由此开始了极具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印度人民党长达六年的执政时期,尽管六......
二十世纪中叶印度独立后,保留了英国殖民时期的议会民主政体。由于种种传统因素的作用,民主政体在印度的运行并不顺利。尤其是在印......
政府官员不管不顾,黑手党大发横财,印度水荒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干旱造成的歉收导致许多无力还债的农民自杀身亡,而不洁饮......
尽管印度人民党在2014年的全国大选后组成了1984年以来首个单独多数政府,但印人党却仍无法获取印度联邦院(议会上院)的多数席位。......
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印度国内一股对社会影响很大的民族主义思潮,它从19世纪末开始兴起,在一些重要思想家的建构下,到20世纪二三十年......
<正>族群关系一直是印度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也是敏感话题。印人党上台以后,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头上升,族群间的矛盾与冲突......
自从独立以来,印度的克什米尔政策基本遵守稳定优先原则。为此,印度联邦政府在克什米尔地区只拥有国防、外交等有限的主权权力。这......
冷战背景下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将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下的中国妖魔化,污蔑其对印度构成安全威胁。中印边界战争加剧了印度民族主义势......
<正>2019年8月5日,印度当局宣布废除授予原"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特殊地位的宪法370条款,成立"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拉达克"两个中央......
印度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政治、经济方面 ,而在于文化方面 ,在于信仰的不同。......
本文指出 ,印度独立后的思想文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尼赫鲁时期、后尼赫鲁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不同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
1998年3月,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12党联盟,在印度第12届国会大选中大获全胜,组成联合政府,上台执政。5月11日和13日,执政刚1个多月的印度人民党政府,不顾各......
印度宗教民族主义主要包括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民族主义。两者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带有一定的狭隘性和极端性。反对英国......
印度教民族主义是一种带有强烈教派主义色彩的社会政治思潮,是一种强调印度教至尊的理论体系和政治运动。以萨瓦卡、戈尔瓦卡和乌......
文化在国家对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印度文化具有浓厚宗教性和高度的精神......
<正>位于南亚的印度与巴基斯坦均属有核国家,印巴拥有的核武器当量与五个核大国相比小得多。尽管核武器当量小,但是南亚的城市中大......
作为率先以印度教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印度教和印度教社会进行改革的组织团体,圣社因其对当时印度政治和社会的重大影响引起人们的......
独立后印度的多数邦都颁有禁止屠牛的法令,宽严程度不一,其依据是1950年印度宪法"邦的政策的指导原则"中的一个条款。而是否应该立......
印度人民党 (BharatiyaJanataParty)成立于1 980年 ,1 996年第一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组阁 1 3天 ,1 998年组建联合政府 ,1 999年......
1月17-18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外交秘书在新德里就和平与安全、克什米尔等问题进行对话,拉开了印巴今年第三轮“全面对话”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