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痤疮在中医古籍中称“面疱”、“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俗称“粉刺”、“青春痘”,颜面、胸背、肩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多见,以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为显著特点,好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的:通过对照穴位埋线与中药内服两种疗法,为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优选方法以及确切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剔除标准的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号为治疗组,双号为对照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实施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实施中药内服,治疗组按照规定穴位每周施治1次,对照组中药内服每天1次,周日停服,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6周以及12周时观察(开放性及闭合性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的数目并作详细记录,治疗结束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最后实际纳入有效病例分别为28例、31例;②埋线疗法治愈率7.14%,显效率57.14%,有效率21.43%,无效率14.29%,总有效率85.71%;中药内服法治愈率9.68%,显效率32.25%,有效率38.71%,无效率19.35%,总有效率80.65%;③6周治疗结束时:中药内服疗法的有效率为64.52%,穴位埋线疗法的有效率为39.2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12周疗程结束后:埋线疗法的有效率85.71%,中药内服的有效率为80.65%。结论:①穴位埋线疗法和以枇杷清肺饮为底方化裁的中药内服疗法在治疗风热型痤疮方面均有疗效,两种疗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症状。②在治疗周期相同(6周)的情况下,两种疗法相比,中药内服的治疗效果较快;随着治疗时间的延(6-12周)长,埋线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中药内服疗法。此分析结果提示该病的治疗效果与其疗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