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工业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基于结构突变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物质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城镇化和工业化作为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分析城镇化、工业化的现状,可以整体看出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对城镇化、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和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的情况;对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有利于分析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一系列建议,同时推迟或缓解我国能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为替代能源的开发争取时间,也为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政策意见。由此可见,研究城镇化、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能源消费为重心,首先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能源消费的概况,接着探讨了城镇化、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为了考察1978年至2012年城镇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地区差异,我们将样本分成全国总体(30个省市)、东部地区(11个省市)、中部地区(8个省市)、西部地区(11个省市),先利用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tem GMM)分别进行估计。然后再应用Wachter(2004,2005)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未知断点的检验方法检验结构突变模型。最后再使用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对结构突变模型的样本区间1978~2002年、2003~2012年进行分别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的正效应不仅呈现出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地区差异,而且呈现出在2004年以后显著减小的结构突变效应。鉴于实证结果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政策建议: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对外开放的层次越来越高,开放的面也越来越宽,整体经济逐渐融合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
中国的篮球鞋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篮球鞋产业在整个体育用品产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对于许多体育用品公司来说,篮球鞋产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整个企业的成败。   本
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癌症第三位,约有六分之一的患癌女性因宫颈癌而死[1-3].作为一种与性传播紧密相关的疾病,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包括过早性交、多性伴、性滥交以外[3],病毒感染在其发病中扮演的角色引起科研工作者们的重视,1972年Zur Hausen首次提出宫颈癌可能由HPV感染引起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4-6].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高危型HPV,HPV16和HPV18在所
【摘 要】高职高专英语互动教学常流于形式,进行的极为肤浅或迅速终止。本文剖析了影响英语互动教学的因素,从师生关系、如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互动活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策略,以期待使互动教学由形式上的互动走向实质上的互动。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 互动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一、引言  互动教学模式以Littlewood的交际教学理论为支撑,自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研究至今,一直
继全氟辛基磺酰氟/全氟辛烷磺酸/全氟辛烷磺酸盐及其衍生物(PFOS)和全氟辛酸/全氟辛酸盐及其衍生物(P F O A)被国际社会淘汰或限制之后,部分学者和公众人物如今开始将火力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