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其特点是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耐酸、耐盐、可生物降解、低毒性、抗菌性、对环境无污染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因此筛选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和研究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培养条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价值。通过三种筛选方法从大庆采油三厂油田采出水中筛选出15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其中快速筛选方法筛选出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排油圈直径最大且乳化指数最高,由此可知快速筛选方法为最佳筛选方法。由表面张力降低能力、耐酸、耐碱、耐盐能力等表面活性剂的评价实验可知:S2菌株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25mg/L);对盐有较高的耐受度(20%NaCl);有较宽的pH适用范围(pH3-11)。将高产表面活性剂的S2菌株经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可知,S2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CTCC M201162)。对S2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提取、纯化后,其浓度为0.72g/L,经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鉴定为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碳源、氮源和磷源等单一培养基组分对S2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活性和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40g/L啤酒废水为碳源、以4g/L的磷酸二氢铵为氮源和磷源时,S2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乳化活性和表面活性最高。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对S2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接种量、pH、温度和摇床转速四个因素,在此响应面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二次拟合回归方程得出最佳培养条件:pH为7.2、温度为43.5℃、接种量为5.2%(v/v)和摇床转速为162r/min。由因素水平和显著性分析可知,pH值、温度和接种量对S2菌株的发酵液的乳化指数(E24)有显著影响,其中pH值是最大影响因素。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测得由S2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E24为81.20%、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为1.26g/L,同时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72.0mN/m减少至25.8mN/m。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原油作用机理可知,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的S2菌株发酵液能够降低不同采油厂(大庆采油三厂井3-264、3-265采出原油,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井32-31,312-JX-311采出原油)采出原油的粘度和凝固点。S2菌株发酵液处理原油后,原油的粘度降低率最高可达45%且凝固点降低值最高可达4℃。气相色谱分析显示,经过S2菌株发酵液作用后的油样,Pr/Ph降低率为5%,同时C28+C29/C21+C22降低率为66%,说明S2菌株发酵液能够有效地增加原油的轻质组分,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原油的重质组分,从而增加原油的流动性。
其他文献
目前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建设成本较高,特别是系统后期维护和升级工作量大,因此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
民事再审是一种对已生效的错误判决的救济制度,是为保证诉讼公正而设立的。民事再审制度作为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利于纠正法院的错误裁判,维护司法公正。但是,从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群体越来越庞大,其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不断受到社会关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会受到一个关键性因素的影响即旅游客体。旅游客体是旅游活动中的三大要素之一,目前,学术界对旅游客体还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体现在金融领域,加入WTO以后我国内金融市场不断深入改革,实现了逐步对外资银行市场的全面开放。我们可以看到,金融业的市
<正>曾经影响了中国很多国际关系学人的《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一书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重版发行。这部著述的作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政治研究》杂志主编王逸
本人在学前教育系进行教育实习的时候,发现本专业在音乐教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用书版本陈旧,教师教学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老套单一,学生所
体适能是近几年我国特别关注的问题,它是健康概念的一种延伸,但它可以更加全面地、细致地、准确地来评价人身体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水平。大学阶段是身体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
论文通过对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阶段,我国新城建设遇到的问题的分析,提出适合我国新城发展的规划理念与策略。论文从城市低碳生态理论层面切入研究,深刻分析和深层次探讨
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简称公路养护内控制度),是公路养护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公路养护实现经营目标,保护国家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降低公路养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