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小功率微波输能整流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w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研究分析了整流天线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在此基础上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ADS和HFSS,对整流天线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设计了一款工作于5.8GHz,质量轻、体积小、整流效率较高的微带贴片整流天线,并运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天线转台对整流天线进行测量和优化。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整流电路中二极管进行分析。包括对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的理论公式推导、计算与二极管电路的ADS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影响二极管整流效率的主要因素,帮助二极管选型和后续提高整流效率而进行的优化。第二,滤波器的设计。输入滤波器使用简单的微带阶跃阻抗滤波器,通过多次优化处理,减小微带线连接处能量的反射,设计了体积小、滤波效果好的输入滤波器。对输出滤波器滤波前后输出电压的频谱图进行对比,基波、高次谐波明显减少,有效减小谐波外泄造成的浪费。第三,整流电路输入阻抗的测量和整流电路效率的测试。由于整流电路中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输入阻抗随输入功率变化而变化,设计一种大信号下输入阻抗测试方案。与小信号直接测量输入阻抗进行对比,验证了测试方案的正确性。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中,利用Smith圆图设计了一个双枝节匹配网络,在5.8GHz时的S11参数能够达到-30dB以下,匹配良好。对匹配后的整流电路进行一体化的仿真优化后,在输入功率为16.65dBm时,仿真结果最能够达到79%。实际测量在输入功率为23.05dBm时,能够输出6.11V的电压。第四,设计微带贴片天线,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天线转台进行测试,天线增益可达到6.9dB,测试系统整体效率和接收电压。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已经搭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网络——CERNET2,并与北美、欧洲、亚太等地的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实现了互连。CERNET2可为全国100余所著名高校提供IPv6高速接入,为CNGI6个
本文针对大范围数据采集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分群多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框架DMCH(Directed Multihop Clustering Hierarchy),并通过自主开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对该
网络的开放性和日益增长的规模,使其成为人们自由交流信息的便捷手段。但同时这种开放性也使网络中存在着很大的负面效应,如各种迷信、色情、暴力、反动和其他非法信息的传播
随着PC技术迅速发展,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体系结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充分利用PC资源,将其功能应用于数控系统,发展开放式PC平台的数控系统已成为当今数控领域的主流。
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视频编解码技术、视频网络传输技术和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各种设备和播放软件的不同,人们对于网络视频的实时转码传输播放,包
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RQ)是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两种差错控制方式。FEC传输机制简单,延迟小;ARQ可靠性高,并且能适应信道的变化。混合ARQ(HARQ)结合两者的优点,从
脑机接口(BCI)是一种全新的人机接口方式,它不依赖于脑的正常输出通道(外周神经与肌肉系统),而是直接从大脑获取与外界通讯的信息。脑机接口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为那些思维正常但
H.264/AVC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为了实现更高的编码效率,H.264/AVC标准采用了很多新的编码技术,如多参考帧预测、多尺寸编码块模式、1/4像素精度运动矢量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B3G, Beyond 3rd Generation)系统已逐渐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
信号相位匹配原理是水声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一种新技术。本文推导了三元传感器阵及多元传感器阵的信号相位匹配原理,分别给出了从噪声和相干干扰中提取信号的表达式以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