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速度估计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B3G, Beyond 3rd Generation)系统已逐渐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具备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能力强、带宽扩展性好等优点,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移动终端的速度或最大多普勒频移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参数,能应用于无线资源管理、切换以及接收机物理层性能优化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OFDM系统中的移动终端速度估计技术。论文首先分析了信号在无线传输中所经历的时频选择性衰落特性,推导介绍了单载波系统中基于接收信号的经典速度估计方法:电平通过率法(LCR, Level Crossing Rate)、零通过率法(ZCR, Zero Crossing Rate)和协方差近似法(COV, COVariance)等。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OFDM系统的信道模型与信道估计,提出了基于OFDM系统的速度估计方案;方案以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作为速度估计的输入,应用单载波系统经典速度估计原理,实现了OFDM系统的速度估计。据此估计方案,给出了基于OFDM系统LCR、ZCR及COV速度估计的实现步骤,比较分析了三者在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信道中的性能,还根据性能分析提出了改进的应用。论文提出了通过调节协方差计算间隔来降低误差的基于COV的精确速度估计。通过对AWGN信道下的COV速度估计精确建模,数值分析了协方差计算间隔对COV算法本身精度及噪声因子的影响;根据分析的结果,以归一化平均误差最小为目标对估计算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基于COV的精确速度估计;最后还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从应用出发,论文还对提出的基于OFDM系统的速度估计方案用Verilog语言完成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设计。FPGA设计中,采用等效算法,优化了速度估计算法中的数值计算,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最后设计实现了实验验证系统,对FPGA设计进行验证,为后续开发建立平台;通过软硬件联调,实测的结果验证了FPGA设计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本文是以海上军事情报侦察为背景,研究静止图像压缩传输的信源编码问题。由于海面上风高浪急船体不稳,给点对点的微波通信造成困难,而超短波通信也存在传输距离有限的缺点。这样
如何通过GPRS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将GPRS无线通信引入到实际的数据采集系统中,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制开发嵌入设备的GPRS接入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搭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网络——CERNET2,并与北美、欧洲、亚太等地的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实现了互连。CERNET2可为全国100余所著名高校提供IPv6高速接入,为CNGI6个
本文针对大范围数据采集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分群多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框架DMCH(Directed Multihop Clustering Hierarchy),并通过自主开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对该
网络的开放性和日益增长的规模,使其成为人们自由交流信息的便捷手段。但同时这种开放性也使网络中存在着很大的负面效应,如各种迷信、色情、暴力、反动和其他非法信息的传播
随着PC技术迅速发展,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体系结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充分利用PC资源,将其功能应用于数控系统,发展开放式PC平台的数控系统已成为当今数控领域的主流。
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视频编解码技术、视频网络传输技术和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各种设备和播放软件的不同,人们对于网络视频的实时转码传输播放,包
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RQ)是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两种差错控制方式。FEC传输机制简单,延迟小;ARQ可靠性高,并且能适应信道的变化。混合ARQ(HARQ)结合两者的优点,从
脑机接口(BCI)是一种全新的人机接口方式,它不依赖于脑的正常输出通道(外周神经与肌肉系统),而是直接从大脑获取与外界通讯的信息。脑机接口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为那些思维正常但
H.264/AVC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为了实现更高的编码效率,H.264/AVC标准采用了很多新的编码技术,如多参考帧预测、多尺寸编码块模式、1/4像素精度运动矢量